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稻一种两收 每亩增效百元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具有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的优势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5-12 09:51 大字

[摘要]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具有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的优势

■ 本报记者 喻寒松

近日,有农户来电问:听说现在有“一种两收”的水稻种植新模式,是真的吗?记者采访得知,的确有这种模式,“一种两收”指的就是再生稻。实际上,从2013年开始,安徽省就有小部分农户在专家指导下,开始了再生稻的种植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再生稻单产超800公斤

“再生稻就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萌发成苗,经过科学的管理,使其抽穗结实再收获一季的稻作制度。 ”省农科院水稻所吴文革博士告诉记者,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具备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生育期短等明显优势。

自2013年以来,安徽省再生稻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目前全省再生稻种植面积约在2万亩以上。 “安徽省双季稻北缘以南区域都适合再生稻种植,特别是在合肥地区以南双季稻种植区域再生稻种植风险不大。 ”省农科院水稻所陈刚博士介绍到,具体说温光水资源种单季有余而种双季不足的南方单季稻区,种双季有余,而三季不足的双季稻区以及杂交稻制种区都适合再生稻种植。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省农科院水稻所有关专家团队在望江县、芜湖县、长丰县、桐城市、巢湖市等区域布局再生稻种植试验、示范。 2013年望江县再生稻试验示范点实现 “头季+再生稻”平均年亩产925.9公斤;桐城市再生稻试验示范点 “头季+再生稻”平均亩产823.1公斤。2014年,望江县百亩“一种两收”再生稻——准两优608头季稻平均亩产560.5公斤,二季稻平均亩产382.8公斤,平均总产量943.3公斤/亩;桐城市老梅镇龙潭村试验示范点,“头季+再生稻”平均年亩产也超过800公斤。“从各地种植情况看,再生稻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问题不大。 ”陈刚对记者说。

比较效益可观

望江县长岭镇黄家堰村种植大户金启田从2013年就开始从事再生稻种植,从最初的80亩发展到今年的500亩再生稻种植面积,“头季+再生稻”测产产量也由923公斤/亩提高到1081公斤/亩。越种越有兴趣的的金启田告诉记者,与种植双季稻和单季稻—小麦种植模式相比,再生稻的比较效益非常明显。他给记者算账到,农户种植再生稻亩投入肥料费约160元/亩,农药费20—30元/亩,种子费用100元/亩,人工费约250元/亩,整地、机械费用约200元,田管费用100元/亩,土地费用550元/亩,再加上其它费用,合计投入1400元左右。去年金启田“头季+再生稻”平均年亩产1000公斤,平均销售价格1.15元/斤,每亩产值2300元,扣除各项开支,每亩纯收入900元。

如果农户种植双季稻,早稻+晚稻平均亩产1800斤,仍以1.15元销售价格计算,每亩产值2070元,扣除各项开支,每亩纯收入接近700元。再生稻与双季稻相比,每亩增收200元以上。农户种植中籼稻和小麦,中籼稻平均亩产1300—1400斤,小麦平均亩产500斤左右,扣除各项投入,每亩纯收入只有400元左右。与稻—麦种植模式相比,再生稻的种植优势更是明显,每亩增收约500元。

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对再生稻试验示范田的调查也显示,与种植中籼稻+小麦相比,农户每亩节本增收505.2元;与种植双季稻相比,每亩节本增收218.2元。

适期收获保产量

省农科院水稻所周永进告诉记者,再生稻的头季稻和二茬稻的收获期的把握很关键,否则会影响再生稻的最终产量。他建议,头季稻的收割期尽量在8月20日之前,二茬稻则控制在10月下旬。农户还需注意,头季稻收割前10天要放跑马水,亩施尿素15公斤。收割时,留茬口35—40厘米。收割后第3天,灌 “跑马水”,同时追施尿素15公斤/亩。在再生稻孕穗期追施尿素2.5公斤/亩、钾肥5公斤/亩。

头季稻是再生稻的基本,头季稻与再生稻发展在统一根系上,再生稻幼芽发展的营养部门来源于头季稻稻株蕴藏的养分。因此,种好再生稻应从两季高产出发,环绕培养个别,构成相宜群体,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成熟时谷黄、秆青、叶绿、根强、芽壮。

新闻推荐

巢湖供电一成果获好评

日前,安徽省质量管理协会决定推荐巢湖市供电公司《自动化设备异常报警器的研制》QC成果为2015年全国优秀QC成果,该成果将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QC小组表彰大会并现场发布。据悉,《自动化设备异常报...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