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鞍山拥江展新姿含山、和县区划调整三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

安徽日报 2015-01-26 18:02 大字

[摘要]含山、和县区划调整三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

2011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区划调整后,马鞍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抓住行政区划调整重大机遇,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跨江发展,成为安徽城乡发展中的先发地区、特色地区”的精神,树立全域马鞍山理念,以打造拥江发展新常态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放大行政区划调整效应,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两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谋划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两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三年倍增。含山县2013年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10年的2.1倍、2.2倍和2.3倍。和县2013年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10年的2.4倍、2.0倍和2.3倍。去年1-11月份,含山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23.8%,高于全省12.6个百分点,在全省62个县中居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9%,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居第4位。和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22.9%,高于全省11.7个百分点,在全省62个县中居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5.9%,高于全省9.3个百分点,居第10位。

规划引领,挖掘发展潜力

两县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积极融入全域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

含山。发展战略上,全力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四大战略”,推进城市美丽花园、农民幸福家园、投资兴业乐园、休闲度假游园“四大工程”。发展规划上,围绕打造马鞍山副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综合配套服务区目标,开辟城区、园区、景区三大战场,形成多点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和县。发展战略上,按照“抢抓机遇、全面融合”的思路,实施经济强县、文化强县、生态强县“三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强县。发展规划上,提出“三沿”发展思路,即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决策,发展沿江工业物流、沿路现代农业、沿山温泉旅游。推进“4314”工程,即壮大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绿色环保建材四大优势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三大产业发展,打造一条农业全产业链。实施市政完善、功能完备、管理提升、活水靓城等四大工程……种种举措,不胜枚举。

项目支撑,打造产业升级版

“规划是龙头,项目是抓手”,马鞍山市委负责同志说。两县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紧抓重大项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含山。以开展“项目推进年”、“项目提速年”活动为契机,持续实施“百大项目、百亿投资、百团大战”行动,在工业、生态和文旅方面连出重拳:工业项目上,投资10亿元年产15万吨铸件的海立精密铸造项目二期竣工投产,加快推进30兆瓦光大生物质发电、50兆瓦光伏发电与150兆瓦龙源风力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等。生态项目上,省道105线以北500米范围内森林长廊、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万亩生态科技林业示范园等项目次第开工。文旅方面,投资10亿元的褒禅山风景区4A升级改造项目及金陵新城五星级旅游酒店,投资30亿元的运漕古镇开发项目开工在即。

和县。以“重大项目突破年”、“重大项目攻坚年”和“聚焦工业发展”行动为抓手,全县重大经济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做强,成立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推进小组,发展机械制造业、精细化工产业、绿色建材业与食品加工业。 2011年以来,全县共引进工业项目152个,总投资206.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个。农业做精,围绕“种业、种植、加工、贸易”全产业链,打好“四张牌”:规模牌,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集中,形成集约效应;特色牌,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识”创建,大力宣传“和县蔬菜放心吃”;科技牌,加强与中国农大、安徽农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水平;产业化牌,依托台创园食品加工园区,加快与光明、娃哈哈等知名集团合作步伐,争创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零”的突破。服务做优,围绕“文化、生态、温泉”的主线,重点打造鸡笼山、霸王祠、香泉湖、如山湖等精品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三大服务业发展。

招大引强,点燃发展主引擎

两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激发经济引擎的金钥匙。

含山。按照“五个明确”招商思路,大力推进产业招商、精确招商。主导产业明确,将绿色装饰与新材料、制冷配件、机械制造、新型陶瓷、文化旅游等领域明确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明确,围绕主导产业,制定符合全县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地图。责任主体明确,建立相应园区指挥部,分别牵头主导产业,建立以承接产业园区为载体、相关乡镇和单位捆绑参加的责任体系。参与形式明确,按照企业地图,实行包干拆迁。共享机制明确,紧盯产业链式、集群式转移的龙头型项目,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集体招商。建立健全镇、园区招商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镇、园区招商积极性。 2011年至2013年,共引进项目274个,总投资607.55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1个,并被评为“浙商投资最具潜力城市”。

和县。走招商引资与服务企业融合式发展道路。招商引资方面,围绕主导产业,编制规划梳理链条,实行“两图一案”招商模式,开展点对点招商,提高招商实效。服务企业方面,按照“三清一好”的要求,开展“保姆式”“菜单式”服务,积极扶持华星化工、三联泵业、海德化工、AVK阀门等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压缩行政审批,全力帮助企业扩大产品销售,鼓励企、事业单位优先购买和使用本县企业生产的产品。载体建设方面,截至2013年底已形成“四纵五横”的路网框架,实现“八通一平”道路体系。台湾农民创业园实现提升发展,省精细化工基地实现倍增发展,一举实现技工贸一体化发展态势,形成多点支撑的良好格局。

创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两县围绕打造发展新常态,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

含山。创新重点工程推进机制,推进项目建设“四合一”、征迁“两合一”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加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成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投资有限公司,从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废弃地复垦利用及土地整治工作。创新投融资管理机制,成立县投融资办,通过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对全县政府性融资平台进行清理整合,构建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和园区发展三大政府融资功能板块。创新干部人事管理机制,成立相应园区指挥部,抽调人员专项负责区域规划、融资、招商、建设等工作。创新环境治理机制,深入开展“重点工程保平安”活动,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开展“千名机关干部治安大巡防活动”,建立完善常态化巡防机制,全县刑事发案率、两抢一盗案件均持续下降,营造了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和县。以机制创新,激发改革红利。推进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和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对县属国有资本产权实行集中划转、统一管理,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难题。推进管理机构体制改革,成立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局等机构,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服务企业“秘书制”。活化用人机制,进一步提高园区工作人员积极性。推进行政服务机制创新,全面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水平,优化政务环境。 (费非 贾克帅)和县县城全景。含山县城。和县皖江蔬菜批发大市场新鲜红辣椒外运。

光大生物质发电。

新闻推荐

节日里的她们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连日来,全省各地、各单位举行丰富多彩的 “三八节”庆祝活动,丰富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女职工送上春天的祝。▼ 含山县供电公司举办女工家庭厨艺争霸赛。 李昌兵 摄▲ ...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