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调查发现,无论举办养老机构还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力量投身养老市场仍然“好事多磨”——“小马”难拉“大车”

安徽日报 2013-11-19 23:46 大字

■ 本报记者 朱胜利 高城

民办机构面临“成长烦恼”

“有些优惠政策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我们不得不主动放弃。 ”

——合肥振亚养老机构创始人姜文学

“同一个机构下的两家相同性质的老年公寓,电费价格却不同。 ”合肥振亚养老机构创始人姜文学告诉记者,在瑶海区铜陵路的振亚老年公寓用电是每度五毛六分钱,但位于包河区的振亚晚霞情老年公寓用电却是每度一块二毛钱。他被这个问题困扰五年了,跑了多个部门,竟一直没能解决。

“有些优惠政策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我们不得不主动放弃。 ”姜文学举例说,按规定,养老院老人打电话可以享受电信业务优惠,但老人的电话都是由养老院统一缴费,而申请优惠时,必须区分哪些是老人打电话,哪些是办公电话。这样的工作量太大,得不偿失,干脆就不要优惠了。

按照安徽省相关政策,民办养老院除了可以获得一次性开办补助外,还可享受用电按当地最低价格收费,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用水、用气计价,电信业务按现行最优惠价格计算等政策。但据记者了解,除了一次性补贴,其它优惠政策很难落实。网友“凤鸣高密”认为,一些地方对民办养老院用地、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的落实“雷声大雨点小”,致使很多民办养老院只能提高收费。因为价格偏高,消费者不接受,经营就会走进“死胡同”。

“政府在落实民办养老院优惠政策时要加强监管,促使民办养老院降低收费,让低收入群体也能住进去。 ”家住含山县城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母亲年事已高,想进养老院,但公办的进不去,民办的收费高,负担不起,老人至今在家独居。

“政府还应从人才、医疗、保险等方面给民办养老院以政策支持,促进民办养老院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生活、医疗等需要。 ”合肥市九久夕阳红护理院院长谢琼说。

社区居家养老刚刚起步

“希望有关部门能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让老人能舒服地在家里安享晚年。 ”

——定远县城刘先生

“父亲年纪大了,思想也比较传统,不愿意进养老院养老。 ”家住定远县城的刘先生说。不久前,他的父亲摔坏了腿,卧床不起。一家人都要上班,又不会护理,刘先生就四处打听有没有居家养老服务,但费尽力气也没找到。

合肥市蜀山区的李老太比刘先生的父亲幸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为她免费配备了“爱心通”手机,只要手机拨个号,就有人为她购买食品、打扫卫生、做医疗保健等。李老太高兴地说:“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满意的养老服务。 ”但李老太的女儿却有些担忧:“随着母亲年纪增大,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需要全天候照顾,这种单项服务肯定不能满足居家养老需求。 ”

2011年,合肥市大规模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多个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建立网络通信平台,社区老人的生活需求信息被汇集起来,并传递给加盟家政企业,由企业派出服务人员,上门提供服务。

合肥工业大学社会实践教研部主任周军说,居家养老这种模式最适合高龄且独居、孤寡失独、低保特困、残疾失能、重大疾病五类人群。这五类老人具有“三分散一弱”的特点,即居住分散、需要分散、资源分散和消费能力弱。他们很少自己花钱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而能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又是极少数。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能享受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困难老人仅有0.8万人,不足约20万城市低保老人、73万农村低保老人的9‰。

一位长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人士指出,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主要集中于餐饮、保洁等日常家政服务,缺乏医疗康复、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高层次的专业化服务,满足不了老人特别是长期独居的高龄老人需求。

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发展居家养老,政府不仅要直接投入资金,还要通过制定政策刺激民间资本投入,鼓励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只有政府将自身与民间资本、社会公益力量紧紧拧在一起,相互补充完善,才能保证社会养老服务系统健康运转。

新闻推荐

170家农企网上“做掌柜”

本报讯(记者 史力)越来越多的安徽特色农产品,正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据省农委监测,目前全省有170家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其中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44家,利用淘宝第三方交易平...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