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这些数字见证70年合肥教育巨变 新中国合肥70年大事记58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在本世纪初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这些年来,合肥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一张张笑脸见证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庄严承诺,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回眸——那些年
时间的指针拨回1957年6月2日,合肥在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妇女参加工作的也逐渐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孩子无法照应。虽有几个市立幼儿园,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这时,通过运用群众的力量来办街道幼儿班,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没有房子,也没有懂得业务的保育员。开始,他们只好租居民的走廊、过道来放孩子。以后,这些街道幼儿班在群众中有威信了,大家就提出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来办好这一事业,于是在群众的支持下,有的幼儿班盖了一两间房子,使孩子逐渐增加。
在这一年,全市发展到27个幼儿班,受托1600多名儿童,有81位保育员。孩子进了幼儿班,父母亲安心地从事各种劳动,孩子也得到了正常的教养。
小学生升学难怎么办?1982年,是合肥市小学毕生人数相当多的一年,全市小学毕业生共21160人(不含长丰),其中市区12986人。
这一年按省市计划会议要求,市区小学升学率应达95%,即应有12337人升入初中,但实际上招生只能安排9253人,尚有3000多人无法升学,市委、市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有力解决了升学难的问题。其中包括:市、区办的初中进一步挖潜扩班,增加招生人数;坚持两条腿走路,努力办好厂办中学;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严格实行按划定考区报名原则等。
你知道,合肥市第一所实行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是哪所吗?
经省、市教育部门批准,1987年9月8日,合肥市第一所实行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合肥市实验学校正式成立并开学。
该校首批招收的一年级新生共36人。以如何发挥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为宗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类型的实验学校当时在安徽省还是第一个。
追梦——在路上
7月中下旬的某一天,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收高一新生,由均衡派位分配操作……这样的场景相信对于不少家长和学生来说都不陌生。其实,早在2006年开始,为了均衡教育资源,促进共同健康成长,合肥一中、六中、八中3校就开始实行“同一批次、同一分数线、同一录取”的联合招生,录取后由电脑“摇号”均衡分配到3校就读。那一年的7月16日上午,2160名考生被三所学校分别录取。
2010年11月,合肥市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名校到老城区外办分校,城乡学校捆绑成“共同体”,两年内消除无证办学……所有这些措施,都为市民描绘出一幅“平等入学”的美好图景。
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名校集团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招数”。
2011年7月9日,《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根据纲要,新建、扩建、改建、搬迁一批普通高中学校。积极推进老城区普通高中资源整合。将办学规模小、办学质量差、布局不合理的学校逐步改制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或停招,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效益。探索以优质高中为主体的教育集团办学形式,以兼并、合作办学或办分校的形式,重新组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012年9月1日,注定在合肥教育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合肥市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的基础上,又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真正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共惠及城乡64.4万中小学生!
2014年,合肥又提出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教育”三大提升工程,积极创建新优质学校,缩小义务教育的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全力打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升级版”。
直到2015年,合肥提前两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成为了继成都、南京、杭州之后,又一个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的省会城市。
扬帆——新篇章
近年来,合肥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基础教育更是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
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在园幼儿普惠率达77.3%
基础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改革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尤其是随着“二孩时代”的全面放开,老百姓对教育资源需求大幅增长。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2016-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44所,新增学位4.2万个。通过对热点区域调整用地规划补建幼儿园、调剂其他用房改建幼儿园、租赁周边其他用房扩班等举措,扩建公办幼儿园15个。通过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收回,转换公办幼儿园38个。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8.8和50.8个百分点。
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
近年来,合肥市在先后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入学压力,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大幅增加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满足适龄少年儿童的需要。
从2014年合肥市正式确定第一批41所新优质学校至今,共开展五批203所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6.6%。创建学校教学软硬件条件不断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发展一直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除了以往“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等顽疾。
在优化学校布局方面,出台了《合肥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尝试制定选课走班方案,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在评价体系上,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指导方法,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率先构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今年教师节,合肥多所学校发出了“请还教育本质,拒绝收礼”的倡议。
师者,德为先。
合肥通过印发《合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配套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4份文件,在全国率先构建了“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同时,优化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近年来,合肥市打造了1个“政府、院校、企业、科研院所”深度融合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创建了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磨店职教城2个职教基地;构筑了“校内培养、企业实践、海外研修”的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平台;建立了“公共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室、挂牌企业实训基地、双创中心” 4个实习实训体系。
目前,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在校生达22.56万人,年招生7万余人;54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0所,民办职业学校24所。在校生数10.7万人,开设120个专业17大类别。
早在2015年,合肥市就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另外,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唐萌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10日,由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的合肥市第五届食品安全知识团体赛在合肥举行,庐阳区教体局二队勇夺...
长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