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音悠悠情韵长

广西日报 2011-12-25 20:02 大字

广西历史文化讲坛(十四)

□廖明君

广西传统戏剧文化起源较早,至少在唐代,广西就已经出现了戏剧活动。明末,戏剧活动进一步发展。清道光、咸丰年间,桂剧班社纷纷建立,以桂林为中心向外辐射。清道光年间,戏剧种类大增。民国前后,戏剧专业科班脱颖而出,并主要集中在桂剧、粤剧、邕剧、彩调剧等几个剧种。同时少数民族戏剧也在逐渐发展。广西共有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邕剧、师公戏、文场戏、丝弦剧、侗戏、苗戏、毛南戏、唱灯戏、采茶戏、牛哥戏、牛娘戏、鹩戏、鹿儿戏、客家戏、杖头木偶戏、壮族提线木偶戏等20个剧种,并因流传、分布地域的不同,语言、曲调、剧目的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具有突出的草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祭神与娱人的师公戏

师公戏是广西传统戏曲之一,也称傩戏、唱师、道公戏等,主要流行于贵港、来宾、南宁、平南、桂平、博白、浦北、横县、宾阳等地,其中,流行于壮族地区的师公戏则称为壮师剧,流行于平话地区的师公戏则称为平话师公戏。

师公戏源于古代的傩祭,从师公歌舞演变而来。秦汉时,岭南即有“越巫”。随着秦始皇南征岭南,中原傩即与“越巫”相结合,成为在民间由巫师主持的傩祭活动。经唐初李靖、北宋狄青率军入桂,进一步推动了广西傩祭活动的发展,至南宋时已具较大影响,如周去非《岭外代答》就提到“桂林傩队”业已“名闻京师”,其中有“诸军傩”与“百姓傩”之区别。明、清之际,广西傩祭活动更为兴盛,但仍以驱鬼逐疫和请神为主,既娱神又娱人,大多停留在“跳师”阶段,尚未发展成为独立的戏曲剧种。

早期师公所唱所跳大多配合祭祀、酬神活动,演出的大多是《三元》《雷王》《花婆》等与神灵密切相关的节目。后来,为了满足参加祭祀活动的亲友的需求而变为通宵演出,并逐渐增加了一些娱人的内容。师公们为了更好地宣扬一些神祇特别是那些“土俗神”的业绩,就编创一些情节进行演出。清人梁廉夫《贵邑(城厢)竹枝词》:“遥闻瓦鼓响坛壝,知是良辰九九期。三五成群携手往,都言大社看跳师。”就记载了道光年间贵港一带跳师盛行的景况,同时也说明跳师已从娱神转向娱人。

到了同治年间,洪秀全等组织的拜上帝会将酬神演戏视为“妖”和“邪戏”而禁止演出,加上辛亥革命前后,广西各地破除迷信,师公们不能再公然从事祭祀活动,部分师公为了谋生,便演出一些土俗神或“劝善”、“劝孝”的故事,如《白马三姑》《冯三界》等,而与目连有关的故事以及“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开始编创进师公戏中。后来,一些专业师公戏团馆又选择其他剧种的传统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高文举》《薛仁贵征东》等进行改编移植。这时,师公戏已不再依附于宗教祭祀而发展成为独立的戏曲剧种了。

师公戏音乐尚未形成统一的声腔,各地均在各自师公祭祀音乐中吸收改造。唱腔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师公歌舞阶段的唱腔,在习惯上称作“师腔”。另一类为吸收当地民歌而形成的唱腔,一般以地域命名,如“平话山歌腔”“平南腔”“八塘腔”“新塘腔”等。

广西拥有悠久的面具制作历史,宋代之时静江府(桂林)盛行诸军傩和百姓傩,并以面具制作的精巧和品种繁多而闻名。师公面具早期以木色为主,后绘以红、黑、白、赭诸色,在色彩上与戏曲脸谱有相似的效果:红为忠勇、黑为正直、金为神妖。

以木制面具代替化妆是师公戏的一大特点,一般扮演什么神就戴什么面具。后来因面具多次遭到毁灭,便以相似面具代替,如正神、凶神、武将、魔鬼或普通老者、老妇、青年男女、丑妇或歪嘴、麻脸的丑男等。后来,有些地方的师公戏不再用木质面具,改用布或纸版画的面具代替,有的则仿照戏曲改为化妆。

采茶戏唱“茶”舞“扇”

采茶戏是广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唱采茶,主要流行于玉林、钦州、贺州市以及梧州市的苍梧、岑溪、藤县,南宁市的宾阳、横县、马山和百色市的部分县区。因流行地大多位于广西以南,故又称为桂南采茶戏。

采茶戏源于采茶歌和采茶灯。采茶歌属于民歌,采茶灯则是稍后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关于采茶歌和采茶歌舞的形成或传入年代,有说采茶戏是清乾隆年间,从江西经粤北传入玉林,再流传到钦州、南宁等地的。也有说采茶戏是清乾嘉以后,随福建、广东北部的居民大量南迁钦州而来的。还有一说是认为采茶戏是广西土生土长的。虽各有说法,但在乾嘉年间玉林、钦州等地盛行采茶歌并已发展为歌舞结合的采茶灯,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采茶戏演出剧目大多受粤剧和彩调剧影响,主要有《卖杂货》《斩柴得妻》《陈三磨镜》等。

采茶戏的生、旦已形成“七点梅”“半边月”“双龙出海”“倒花篮”等程式。在采茶戏里,还有专为突出采茶戏风格而设置的三大道具:花扇、彩帕、钱鞭(钱尺)。在表演中所占分量很大,各有功法。如借助于花扇表演时,可通过“推窗揽月”“狮子滚球”“飞雁照影”“仙女凌波”等功法来表现身段美,也可作为代用道具,表演照镜、纺纱、绣锦、遮羞、扑蝶等等。钱鞭的基本功法有抖鞭、抛鞭、轮转鞭、转指过鞭、打鞭、响鞭、三盘鞭等。彩帕的基本功法有扭花、抖花、甩花、抛花、转花等。

采茶戏音乐由“茶腔”和“茶插”两类腔调,以及伴奏曲牌和锣鼓点组合而成,唱词结构除多为七言句外,还有五言句式和长短句式。采茶戏唱腔除吸收民间小调外,还吸收了地方快板、木鱼、木偶调、麒麟调、春牛调和风俗歌等腔调。开始时这些腔调用得不太多,后来才逐渐运用起来。

采茶戏有唱“开台茶”“收台茶”和“丁采茶”等演出习俗。开台茶是采茶戏演出时的第一个节目,由一男扮茶童,二女扮茶娘,以载歌载舞形式表演,但内容则有所不同。如容县、平南等地一般是一拜华光(祖师)、二拜神堂、三拜主人。钦州、灵山等地则先由茶公出场焚纸钱,念咒语,在赤脚表演的草席或竹垫的四角各压一张神符后,从两侧引出二茶娘,以歌舞表演三请“刘三姐”。“开台茶”的唱词除按师父传授的外,多由演员视演出地点、主人、观众等情况即兴编词演唱,内容均以祈福消灾、祝贺丰收、兴旺发财等“彩话”为主。

收台茶也叫“煞台茶”“唱煞台”,采茶戏班在一个地方演到最后一场末尾时,一般要唱“收台茶”来表示欢送开台时所请之神,同时谢别观众。

“丁采茶”是在正戏将结束时,临时加演一小戏,由一身穿彩服,头戴凤冠,手持彩扇的茶姑登场表演,台下观众即掏钱掷上舞台,称之为“砸彩”。过后,茶姑入场,又接演正戏。

彩调“三小戏”与“三件宝”

彩调俗称“调子戏”“采茶戏”“哪嗬嗨”“大采茶”“嗬嗨戏”“山花灯”“彩灯”等,是广西重要的地方戏剧之一。

彩调起源于桂北农村,主要流行于以桂柳方言为通用语的汉族地区和多民族杂居地区,并形成了以桂林、永福为中心的桂北彩调区,以柳州、宜州为中心的桂中彩调区和以百色为中心的桂西南彩调区。

康熙初年,来自湖南的花鼓艺人沿着“湘桂走廊”进入桂北一带,湖南花鼓戏和江西采茶戏随之传入广西,流传期间吸收了“耍板凳龙”“马仔戏”“唱彩茶”等民间歌舞艺术和桂剧、文场等其他戏曲形式而逐渐丰富成为以桂柳方言演唱、带有浓郁桂北风情的彩调。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永福县罗锦乡蒙岭村蒙廷章组建调子班,蒙廷章也被后人尊为“宗师”。后来,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临桂县草头圩出现了第一批女性旦角,打破了“女子不唱调”的习俗。辛亥革命前后,彩调出现了“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四大名旦”:吴老年、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以及“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名艺人。

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彩调拥有了《双打店》《三看亲》《王三打鸟》等36出“三小戏”。在“三小戏”的基础上,艺人们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了《二女争夫》《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也从桂剧、花鼓戏等移植了一些剧目,如《尼姑下山》《刘海砍柴》等。

彩调音乐多是以曲牌连套体系为主兼含板式变化,可分为腔、板、调、曲牌、锣鼓牌和伴奏乐器六类。

腔是彩调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彩调的唱腔多达300多种,按行当定名的有老旦腔、小生腔、娃仔腔等;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媒娘腔、和尚腔、神仙腔等;按人物舞台行为定名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打铁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按各种角色走路时演唱的有急腔、赶路腔、三板腔等。彩调音乐特点突出地表现在衬腔的灵活运用上。常见的唱腔有“哪之嗬了嗨”“哪嗬了嗨嗨”“哟咦哟”“咦儿哟”“得儿哟”等。 

彩调的板又名数板、诉板,由诉板头、诉板、诉板尾三部分组成,演唱时可灵活运用。彩调的调多为民间山歌小调经本地语言熏陶、彩调唱腔融合变化后形成的富有特色的唱腔,由于它注重旋律的变化以及保证“以字运腔”“舍词保调”,经常用在载歌载舞的场面中,在整个彩调音乐中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彩调的曲牌分唢呐曲牌和弦乐曲牌两种。唢呐曲牌多用于欢庆、迎宾、升堂、庆功等场面,由唢呐主奏,可加入打击乐或管弦乐配奏。弦乐曲牌曲调优美抒情,节奏自由,富于变化,常用于烧饭、劈柴、观花、赏月、游玩等生活场景。

彩调有生、旦、丑三大行当。最能代表彩调剧种特色的是丑行。丑行又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正丑所饰人物多为农民和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有老有少,性格各异,均为喜剧中正派人物,表演诙谐滑稽,动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并重。烂丑多饰演不务正业之辈,以扭矮桩为主要步法,言行滑稽,以念、做见长。褶子丑又叫长衫丑,所饰人物多是较有身份者。

扇子、彩带和彩巾在彩调表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价值,人称“彩调三件宝”。表演中可将扇子当作扫帚、雨伞、划桨、撑篙、刀枪,从执扇、舞扇花到扇舞组合共有60多种。凡青年男女对舞、对歌等场合,都离不开彩带。彩巾在彩调舞台上为旦角人物当做小道具使用,有抛巾、绞巾、花巾、拖尾巾、甩巾等表演程式。彩调借助“三件宝”来插科打诨、委婉抒情以及辛辣讽刺,使许多复杂细微的情节得以生动呈现。

早期彩调剧演出对舞台及幕布没有严格的要求,通常是找块空地即可搭台演出,布景亦极为简单,如常用竹簟隔在舞台中间做底幕,以质地较厚的深红色布料或丝绒料制作大幕,中央幕布贴一“福”字或喜庆的图案,摆设一桌二椅或一条长凳即为室内布景,或常以一株或数株临时砍下的带叶树枝,立于台上作室外景物,偶尔也会搭设山、石头、树蔸等立体硬景。

彩调的演出习俗计有30多项,涉及演出禁忌、行业暗语、发送戏帖、开台拜坛、供奉祖师、扫台封箱等演出前后必须遵循的各项习俗规定。

新闻推荐

让群众看个明白 还干部一个清白 桂林阳光纠风惠民生

本报桂林讯(记者/杨子健通讯员/黄丽娟)从7月4日起,自治区纠风办工作人员深入桂林市部分农村,暗访民生资金落实情况;并且事先不和地方政府打招呼,直奔农户家中。在永福县苏桥镇大埠村,没有县、镇...

永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乡音悠悠情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