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穿岩 访古道

广西日报 2013-07-19 18:22 大字

■乡土文化

莫喜生 黄治蓉

距离永福县百寿古镇8公里远的地方,有一条距今1400多年的古商道——穿岩古道,如今已退出人们视野。

据《永福县志》记载: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朝廷为经营大西南,开凿东起桂州(今桂林),西至昆明的三千里驿道。驿道西出桂林西乡山口(今临桂县两江镇山口村),以大青石铺成,由都琅界经枫木坳,过三台岭,到今永福县百寿镇,经穿岩村,在三皇乡一箭双雕,分为左右道。右道出环江进贵州,再折入云南;左道南下柳城至邕州。

史载,驿道如蟒蛇南行,林木间光影斑驳,万籁俱寂。如今,当年的三千里古道,只留存穿岩段1.5公里保存完整。行走其间,如穿越时光,颇感世事沧桑。古驿道路面一米多宽,形状不一,紧扣地面,表面因人和牛马长期走踏而呈现的凹陷,似碗口如水瓢。

新中国成立后,桂林至百寿到鹿寨的盘山公路,在距穿岩村西仅数百米处修通使用,从此隋代开凿的古驿道,只留下晚归牛群在夕阳下的蹒跚步履。

沿青古驿道行走,约二三百米,便到穿岩。穿岩名副其实,横通如厦,岩洞前后通透,长约100米,宽8~10米,高10~15米,宽敞明亮,可容1000余人。

穿岩底光滑溜亮的青石板,年深月久,已被人和牛马踏得凹陷不平。穿岩石刻存留不多,但都颇具考古和书法艺术价值。

岩壁中段上部,有明代王天卿题的“洞天一色”四字石刻。明代万历年间永宁州参将陈大器题诗曰:“云生触石非,穹跨负天起。秉烛揽灵芝,燃藜摘珠蕊。参差非一形,珍怪信多美。或如熊虎牙,或仿麒麟耳。奇径安可穷,赏心不能已。”

穿岩南口,为清乾隆年间,永宁州州牧武越熊“灵岩一窍”四字题刻。

古道旁,还有长年奔涌不息的穿岩泉。泉水流出山外河道,河里生长深水植物海菜花,指头大的花朵,星星点点地铺撒于河面,花瓣洁白如雪,小巧精致,仿佛满天星斗撒落银河。

泉水流到穿岩村,村子因穿岩而得名。当年,名为蒋文斌的百户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带头在穿岩古驿道上建立穿岩圩,后圩场繁荣成街。街虽不足千米,却店铺林立,兴旺了一千多年,村民们开伙铺建驿站,供来往行人投宿歇脚。村民黄忠传对村史如数家珍:“当时的穿岩人在古道接待过往的客商。炎热酷暑,他们在洞里为行走客商熬粥解渴。早晨和夜晚,在穿岩洞内秉烛送行……”

新闻推荐

六祖与广西之缘

■今日视点黄铮禅宗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定的意义。他将佛教中国化、平民化、世俗化,使禅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六...

永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探穿岩 访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