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朔几名护士的工作镜头———她们,用爱心守护生命

桂林日报 2014-05-14 13:36 大字

▲蓝梓源在认真工作。

□通讯员于代娥李慧文/摄

护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一顶别致燕帽,一身洁白制服,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她们的工作平凡而又繁琐,她们的工作既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一颗对病人呵护有加的爱心。在今年的护士节前后,我们截取了阳朔县几位普通护士在工作中的爱心镜头,以反映出这个可爱可敬的集体。

蓝梓源:在患者面前,我就是一名护士

蓝梓源在阳朔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时,科里收治了一名气胸患者,他是一位流浪老人,意识不清,蓬头垢面,散发着刺鼻的恶臭。蓝梓源毫不犹豫地打来热水,给老人擦洗、理发、更衣,不断安慰老人,让他消除恐惧,安静地配合接受治疗。之后,她又给老人喂水喂饭,准备手术,以至于意识不清的老人一见到蓝梓源就咧着嘴开心地笑。一次,一位年轻的患者遭遇车祸被送到急诊科,刚好是蓝梓源值班,患者的一侧下肢在车祸中丧失,她顾不上患者身上的血往自己身上溅,立即给他进行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上心电监护等治疗。当时患者由于失血过多,一度出现休克的症状,蓝梓源又立即给患者进行快速补液、多管输液……“经过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得到挽回。”蓝梓源说,“患者出院时,其家属送上一面‘救死扶伤,人民天使\’的锦旗,我感到很自豪。”

李艳红:像妈妈一样呵护宝宝

“别看宝宝不会讲话,但他们会有皮肤饥渴现象,有的宝宝哭闹,不一定是饿了或者是病痛难受,而是希望有人去关心或爱抚。”李艳红轻轻地抚摸一位哭闹的宝宝,宝宝立即停止哭闹,安静下来。这位80后护士长,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守护患儿健康的赞歌。

4月中旬,恭城易先生夫妇抱着一个弃婴来到阳朔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要求救治。当时由于孩子只有3斤重,肺发育不良,呼吸非常困难,李艳红与其他医生护士一起进行抢救,为孩子擦澡、扎针,并守护在孩子病床前,随后的几天,她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看这个孩子。“把宝宝放在新生儿科病房我们放心,有位‘妈妈\’护士长李艳红比我们更会照顾和疼爱孩子。”易先生激动地说。

自2011年担任护士长以来,李艳红坚持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每次外出学习或参观回来,都会把一些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回来,并带领全科护士一起实践,在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使用、小儿肌肉注射等护理技术上,她都能做到操作熟练,流程规范,为同事们做出了榜样。2012年5月的一天,一名体重仅1.2公斤的早产儿被火速送到新生儿科,当时患儿胸廓塌陷,无自主呼吸,心跳微弱,经过及时抢救后,患儿皮肤转红润,心跳恢复正常。正要松口气时,患儿又突然出现呼吸暂停,血糖升高,高烧不退,早产儿合并感染了。李艳红立即与医生共同研究讨论出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亲自在患儿床边守护了两天两夜,患儿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了。

“穿上护士服,戴上燕帽就要把青春献给护理事业。”这是李艳红的人生格言。

黎金华:用汗水换来患者的微笑

“由于病人还在发高烧,所以输液就缓慢一点,这样利于病人的治疗。”黎金华在病房耐心做病人家属的工作。“谢谢你,我以为药液滴快点,可以吸收快些。”这位家属大姐有些不好意思。“我在白沙镇卫生院工作4年多了,发现很多村民都缺乏医疗知识,所以我都会耐心地给他们做好讲解。”黎金华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在乡镇,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孩子病了,老人照顾;老人病了,也是老人护理。“在工作中,我会观察患者与家属,这样更能了解他们的需要。”对待患者,黎金华坚持做到细心、耐心、爱心,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都是不厌其烦地加以解释,每位患者的一个神情、一句议论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好医疗服务和心理抚慰工作,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亲情护理”的服务理念,病人及家属都喜欢这个带着微笑、态度温和的护士长。

白沙镇旧县村委黎大爷被送到卫生院时,反复呕吐,全身皮肤苍白,生活不能自理,被诊断为胃癌。老人干瘦如柴,黎金华采用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针交换使用的方式为病人打针。巡查病房时,发现老人情绪不稳定,就利用与老人同姓拉近关系,与他拉家常,得到老人的信任与配合。由于老人年纪大,照顾他的又是老人的妻子,黎金华怕他们不按时吃药,不懂如何用药,每天都反复叮嘱他们饭后吃药,吃流食。黎大爷自身完全不能动弹,黎金华给他翻身、拍背,以免产生压疮,老人住了近两个月的院,她没有一天懈怠,到出院的时候老人也没有发生褥疮。

“用我的汗水与爱心换来患者的健康与微笑。”黎金华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新闻推荐

外国游客爱上阳朔农家小院

▲一些外国游客在阳朔县阳朔镇矮山门村农家小院休闲...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