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在渡头
本报记者 罗劲松 文/图
■今日视点
春雨霏霏的3月,记者来到阳朔县福利古镇,寻访一群生活在漓江边的“耕读人”。得悉记者来意,一位老人遥指漓江对岸——翠竹掩映中,一座村庄若隐若现……
壹 一群农民自办杂志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热映时,渡头村就进入过人们的视野。影片中,刘三姐在江边以歌代茶敬乡亲等镜头,就是在渡头村一带拍摄的。然而,渡头村真正在阳朔一带传出名声,却是因为村民们近年来创办的文学社和一本杂志——《渡头新声》。
按老人指点,记者乘渡船过江,沿蜿蜒迂回的卵石路进村。向路边一位村民问路时,喜出望外——眼前这位50多岁的朴实汉子,正是此行要找的《渡头新声》主编、村委会主任郑木发。
在郑木发家里,记者看到了村民们自办的杂志——《渡头新声》。印刷、装订虽然简朴,却编排得像模像样。封面图片是渡头村附近的漓江风光,栏目开设有“七彩人生”、“情牵渡头”、“新风尚”、“历史失遗”、“民间故事”、“唱歌坪”、“名作欣赏”等等。文章体裁也颇为丰富,有散文、诗歌、人物特写、图片报道、历史故事等等,作者多为本村村民。
有感于眼前这位“农民主编”的才气,记者笑问郑木发的学历。不料这一问,却勾出他一段痛苦回忆——
“文革”期间,在渡头读了两年初中的郑木发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失去继续升学的机会。看村里小伙伴们每天背着书包去福利读高中,郑木发心里酸楚楚的。为了躲避村里人歧视的目光,郑木发总是默默带上一两本文学书刊到漓江边,边放牛边看书,在书里寻找快乐。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写得一手好文章的郑木发成了村民眼中的“秀才”,被推选为村干部。村里七八个像郑木发一样爱好文学的青年也渐渐走到一起,劳作之余聚会于漓江边,遥望状元峰,谈诗论文,自得其乐。2003年,“渡头文学社”在充满灵秀之气的漓江边诞生。
文学社最初的活动,是相互欣赏“得意之作”。欣赏之余,又燃起“发表”的欲望来。然而,区里、市里的文学杂志像状元峰一样高不可攀,地处山乡的一群文学青年,到哪里去寻找发表作品的平台呢?
大家的目光渐渐聚焦在村里那块墙报上。于是,你写文章我作诗,墙报被打造为文学社的“渡头新声”文化专栏。连续推出几期专栏后,觉得在墙报上发表作品终归不过瘾,几个人一商议,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自办一本杂志!
消息一传出,村子里有人冷嘲热讽:“泥腿子还装穷酸样!看你们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在县城里从事文化工作的几位“渡头前辈”却给予热情鼓励和帮助。于是,《渡头新声》杂志在2005年2月推出了创刊号。
创刊号如今在郑木发手里只剩“孤本”了。接过他小心翼翼递过来的“孤本”,一页页翻阅,记者的目光定格在渡头人秦源光写的一篇文章上——《旅游名县的渡头怎么办?》
文章动情地描述了上世纪60年代渡头村“民居鳞次栉比,卵石道路干净整齐,房屋掩映在绿树之中”的优雅景观,痛心感叹“如今的渡头竟是断壁残垣,良田秀地被新舍分割,村中泥泞土道,污水横流……”最后呼吁村民们“振作起来,让古村重现新生”。
谈起这篇文章的来由,郑木发感慨道:“经常有游客骑自行车到渡头村一带观赏漓江风光,寻找电影中‘刘三姐的家\’,结果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为了改变村里杂乱、肮脏的状况,以文学社成员为主的几个志同道合者组成修建村道班子,义务出工出力,用几个月时间修建起一条3米多宽、300余米长的水泥、卵石主村道。主村道修成后,村民们受到感召,也纷纷出钱出力改造自家门前的支道,与主村道相接,最终修复的路段长达1.5公里。以这件事为题材,我们在杂志里连续刊发《金龙大道颂》等多篇散文、诗歌,弘扬一种高尚风格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这组文章让村民们看到,文学社成员们不但不“穷酸”,还确实搞出了名堂!喜欢写作的村民纷纷投稿、入社。一些外地游客经过村子时看到杂志,也大感兴趣。上海、广州等地游客还投来了自己撰写的游记。
贰 乡间老农“文化养生”
在渡头村文学社成员里,年过六旬的秦善文头发灰白、皮肤黝黑、满手老茧,看外表没有谁会把他和“诗歌爱好者”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位地道的桂北老农,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
文学社的成立,《渡头新声》的问世,把秦善文深埋在心底的诗情激发起来。他感慨道:“能在村里找到志趣相投的人,是件让人很高兴的事。如今,白天外出耕作,晚上和会员们聚在一起,把各自写的东西拿出来评头品足,感觉日子过得更充实了。”
记者拜读了秦善文新近创作的诗歌《农家艰辛》:“春寒夏暑至秋冬,村野耕夫苦难中;戴月披星君晓否,进餐休忘种田翁。”细细回味,能感觉到一股苍凉、诫勉的意蕴。
“莫悲七十体还强,尧世学诗乐小康;接踵甘霖润枯树,又逢养老破天荒。”这是渡头村秦文老人在自己70大寿那天作的一首诗。走进秦老家中,墙壁上随处可见他即兴创作的诗词。秦老笑称自己这是“文化养生”。因为,“写诗能让人心胸开阔,笑口常开”。
文学社的成立,也为渡头村一度衰落的地方戏曲艺术传承注入一股活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渡头村曾是阳朔一带有名的“桂剧之乡”,彩调、渔鼓、文场等在村里也有不少表演人才。后来,大家各忙各的,民间文艺活动逐渐冷清。
为了激活渡头人的艺术细胞,郑木发和文学社成员挖掘历史故事,撰写《渡头桂剧科班“三绝活”》等文章在《渡头新声》发表。同时,带头根据社会时事和热点编写剧本、唱段,用老百姓语言说改革开放新事,配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乡音雅韵”,渡头村的艺术锣鼓又热闹起来——
“渔鼓敲得咚咚响,姐妹同步走得欢。今天不把别的唱,当把环保事儿表一番……”村头,唱着渔鼓的一位村民笑呵呵地说:“这是老郑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专门创作的调调。”
叁 “渡头新声”绵延不绝
采访中,记者不无忧虑地发现:曾经在渡头村产生极大影响的《渡头新声》杂志,近两年却处于停刊状态。谈起村里文学社的现状和前景,郑木发也有颇多感慨和忧虑——
如今,文学社成员发表作品的平台更多、更高了,县里有《阳朔诗词》等杂志,桂林市一些报刊也经常刊登渡头人的作品,有的村民还把自己的作品贴到博客、空间里,读者面和影响范围比一本村办杂志要大得多。另一方面,村里文学社的发展一直受到经费紧张、人员老化等问题困扰。文学社多次想请专家来村里讲课,都因为经费问题作罢。目前坚持参加文学社活动的50来位村民里,60岁以上老年人占多数。
为了吸引年轻人入社,文学社骨干们没少动脑筋。郑木发谈到村里一户彭姓人家:“读高中的彭鹏和他父亲都是文学社成员,村里像这样父子都入社的家庭相当罕见。所以,当彭鹏前年考上清华大学时,我们特意请来舞狮队,把庆典搞得相当隆重。这样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让那些认为‘文学不能当饭吃\’的村民得到启发:一个家庭浓郁的文化氛围,是会对后代健康成长和成才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
结束采访,记者沿村中卵石路向江边渡口走去。烟雨中,想到一个村办文学社的种种艰难,不免心情沉郁。路过村委会办公楼时,一幅占满整面墙壁的彩色《廉政文化进农家》诗歌墙报映入眼帘——
“廉政文化进农家,新村盛开廉洁花;八荣八耻要牢记,爱党爱国爱小家;文化阵地建设好,宣传工作要常抓……”
口里念着诗句,心情由阴转晴——从最初出墙报到后来办杂志,再到如今回归墙报。形式虽然不断在变,但“渡头新声”却一直在传扬!
新闻推荐
山水增色 农民“点赞” ——桂林推进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观察
本报通讯员陶琦李强本报记者覃宇扬深秋时节,在灵川县通往龙门瀑布景区的路上,正忙着加建“农家乐”宾馆的村民老唐说:“我要给‘31条’点个\‘赞’!给国土部门点个\‘赞’!新举措让我们景区农民可以用...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