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S水道 最美都市原生态

桂林晚报 2013-01-22 09:00 大字

船过胜利桥,便是桃花江上曲度最大的一段S形水道,它仿佛一条时空长廊,将原始的自然生态与现代的城市风光连接在一起。两岸大片的原生灌木与树林,虽无规则,却错落有致,在迤逦多姿的远山映衬下,显得野趣横生。

这里,两岸岸线都是土岸,为防水流冲刷泥土,建设者仅在此增设了一道松木桩,其余景色均保持生态的原貌。河岸上,原生的树木、藤蔓、杂草形成两道迷离奇幻的绿带。显眼的是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绿带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绝美意境。

到了植物浓荫处,人们仿佛被密密匝匝的树团包围,水流清澈,倒影绵绵,这里不见房屋,不闻人声,一种远离凡俗的心境会油然而生。这种奇妙的宁静,很难让人意识到自己是在城市中游览。此时,几棵斜倒在水边的树木,也成为了一处令人喜爱的自然景致。

这便是最大的特点,即打造生态、田园、人文、山水新境界。桃花江的特质是都市自然生态。在都市里,却保留了一片自然生态,这是桃花江区别于其它都市河流和乡村河流最为显著的地方,也是桃花江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泛舟江上,眼前不时会出现一叶竹筏,渔翁正在专心垂钓。江中不时冒出几个小岛,把江水分成两道,岛上没有任何人工的点缀,一切完全自然生成。厌倦了都市喧嚣的人们,在这里很容易就能得到回归自然的心理满足。

临近狮子岩船闸,水流更加平缓清碧,西岸茂林修竹,保留原生态植物,东岸靠近桃花江路,房宇村舍或隐或现。从船上观望,远处山体有的孤峰屹立,有的诸峰相连,形态万千,任人遐想。

逢月夜,江中自然之景更是曼妙。山中岚气蒸腾,江面笼罩着一层银色,看粼粼波光,爽气扑人眉宇。若在烟雨季节,江上飘浮着淡淡白雾,与远处山影相映,更是宛若仙境。难怪明代诗人俞安期会作诗《泛舟阳江》:“放舸遵阳水,牵江上石梁。气冲微雨白,影入众山苍。雁急弦移柱,龙闲笛卧床。还歌彩菱曲,月出下回塘。”

到了甲山桥,两岸植被渐矮。西岸,一股田园气息从草丛缝隙中隐隐透来。抻颈探望,不时可见农人在田间劳作,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山水的优美画卷。

轻风拂面,里边似乎还糅合着淡淡稻香。原来这杂草灌木丛生之后,竟保留着桂林城内面积最大的一片稻田,足有千余亩之多。相传古时赵观文归隐故里后,就常到此查看禾苗生长情况,曾作诗:“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算来这片稻田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现在还能留住,实为弥足珍贵。

■相关景点

狮子岩船闸 橡胶坝

狮子岩船闸是桃花江通航的关键,在其上游鲁家村附近还有一座清秀船闸。两座船闸及两座橡皮坝将桃花江统一形成三级水位,每级落差1.8米。形成三级水位后,利用船闸调节进出船只水位的功能,游船就可以顺利在桃花江中通行,再现明清时期“江上画舫彩舟来往穿梭”的盛景。

狮子岩船闸主要建筑包括上游引航道、主体建筑物和下游引航道等部分,采用直线进闸、曲线出闸的反对称布置形式,总长度266.17米。船闸东侧的橡胶坝像一条巨龙横卧江中。一般情况下,橡胶坝袋内充水后可达到数米之高,不仅可以起到蓄水作用,还不会影响河道的泄洪。

狮子山

位于西山之西、桃花江东侧,山下有狮子岩村。村内另有一孤峰,与狮子山夹江相峙。狮子山下有狮子岩,岩口“雄狮怒吼”四字为民国年间所制,在它的西边,为太平天国时期的古战场。

大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六月初五考察过这里,并在《徐霞客游记》西南游日记三(广西)中对狮子岩有着详细描述:“循江北岸入,西一里,为狮子岩。西峰顶之西,峰尽而南突,若狮之回踞而昂首者,则狮岩山也。”人行山中,则“松阴石影,参差掩映。”进入岩洞,则“宛转森寒,曾骄阳西射,而不觉其暑。”

甲山桥及老庙山

甲山桥是原连接市区和甲山乡的重要通道。桥西端有一座山峰拱天独立,那叫老庙山,因旧时山麓有庙宇而得名。流水沿岩层挤压形成的裂隙溶蚀切割,致山体南、北、东三面垂直险绝,由西麓可攀至峰顶。

人头山

位于桃花江狮子岩段,文采路南侧,山形似半身人像,南面视之,人面五官栩栩如生,故得此名。

新闻推荐

2013年 我要找个好工作

众多求职者在去年一场招聘会上找工作。记者唐艳兰摄新闻调查记者曾龙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意味着耕耘,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机会。每到春天来临,人才市场满是寻找机会的人们。在熙熙攘攘的求职人...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