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各县纷纷开放民俗节庆 将传统文化推向市场让“小众民俗”走向“大众旅游”

桂林晚报 2017-06-23 12:41 大字

江头村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村,该村表演队伍的服饰上都带着理学色彩。

借助节庆机会,游客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到明清古建筑。

每年农历五月十四,是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的“姑娘节”。这一天,附近村落的村民们会按照传统习俗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宴请宾客。这个传承了千年的节日,从去年开始走向市场,吸引了各地游客。

近年来,无论是恭城“花炮节”、“关公庙会”,还是正在创建的龙胜“百节之县”,原本一些略显小众的民俗节庆纷纷走向市场。而桂林作为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域,各种新奇的民俗节庆不仅热闹,还因为别致的庆祝方式吸引着游客们的眼球,开始在旅游市场上唱起了主角。

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今,桂林都有哪些正在推广的民俗节庆?它们走向市场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考量?

传统节庆吸引八方游客

6月8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十四,江头村一年一度的“姑娘节”如约而至。

比起以往村里走家串户的自娱自乐方式,今年的“姑娘节”显得更加声势浩大。一大早,江头村就开始迎来各地游客,表演队伍也陆续做好准备。

说起“姑娘节”,还颇有点神秘色彩。整个“姑娘节”有着“四水”的说法。从农历五月十一开始准备,就是说,在五月十一“洗路水”这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要打扫冲洗村里道路,准备迎接传说中的故事主人公姑回村。五月十二则是“粽叶水”,家家户户都开始洗粽叶包粽子。五月十三是“磨刀水”,磨刀霍霍向猪羊。而五月十四则是“眼泪水”,这天送别姑。如果当天下雨,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游客们一边了解“姑娘节”的历史,一边对有着古老文化的江头村着迷。当然,“眼泪水”这天没有眼泪,游客们也迎来了一个游玩的好天气。

早上9点10分,在江头村爱莲家祠门口,由村民们自发组织策划的表演开始了。红色牌灯上写满祝福,姑娘们举着花花绿绿的花伞,后面跟着舞龙舞狮队和秧歌队,一位姑娘坐在轿子里,浩浩荡荡开始民俗巡游,穿过江头村的精品旅游路线。

“江头村历史悠久,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村。通过这样的民俗节庆对外展示,也给游客们亲近江头村深厚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契机。”九屋镇副镇长汤林平说。

民俗节庆逐渐走向市场

同样是五月十四,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也有一个传统节庆准备推向市场。

“打旗公是我们红瑶的传统节日,为的是纪念道光年间寨子里团结起来打击土匪的胜利。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十四就有了这样一个传统习俗并沿袭下来。”龙胜泗水乡副乡长伍利丹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将它作为传统节庆推广出去。”

此前,泗水乡红瑶的“红衣节”则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节庆。

“红瑶的姑娘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红衣节\’也是红瑶特有的民族节庆日,且历史悠久。从2013年开始借助‘红衣节\’的举办,搭建起了一个民族节庆的交流平台,到今年已是第五届了。”伍利丹介绍,如今的“红衣节”已有一定影响力,成为龙胜旅游的一张名片。

实际上,近年来,桂林各县都在有意识地将传统民俗节庆推向市场,借此打造旅游交流的新平台。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二,恭城人民都要对关圣帝君进行祭拜,这样一个延续了400年的习俗所打造出的关帝庙会,近年来也受到了市场关注。”恭城文旅广体局副局长孟柯汝说,“除此之外,恭城还提出了‘月月有节庆,村村有习俗\’,希望依托类似关帝庙会、‘花炮节\’等传统节日的影响增大,推出更多民俗节庆。”

而正在打造“百节之县”的龙胜,也将民俗节庆的市场化做得更加系统。“龙胜本身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多元化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近年来,就如何开发和传承这些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探索,打造了不少原汁原味的民俗盛宴。”龙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蒲庆锋说。

拉动旅游和文化新增长

民俗节庆的举办,总能迅速聚拢人流量,从而拉动当地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新增长。

据了解,去年江头村“姑娘节”当天接待的游客在3.2万人左右,而今年的“姑娘节”粗略统计也有2.3万人。这么庞大的游客量,除了对江头村本身是一种宣传,也带动了住宿、赏莲花、餐饮等方面的消费。

“去年,龙胜的旅游人数达到600多万人次,民俗文化吸引力占50%以上。简单地说,这就是民俗节庆吸引的结果。”蒲庆锋说,“民俗节庆往往是集中在一天或者两天进行,而在这个时段中,住宿、餐饮总是供不应求。诸如在‘红衣节\’那几天,附近村落6000多张床位住得满满的,当地百姓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办节热情也很高涨。”

在今年龙胜举办的“梯田文化节”,就有36个民族队共2000多人参加,各民族纷纷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俗记忆拿出来展示,可谓盛况空前。

“据粗略统计,一个节庆吸引的游客量在2到3万人之间,这对于一个小村落来说,已是很大的内需拉动,也因此催生出了一大批新型的乡村旅游经营业主,结合节庆进行产业化经营。”孟柯汝说,“更有一些比较偏远、贫困的村落也积极主动联系相关策划,对传统文化自发进行恢复。比如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太平村的草笠舞,是远古瑶族文明特有的一种民俗,现在就在进行重塑,以便推向市场。”

多元化旅游打造之路

传统民俗节庆在逐步面向市场的同时,也让桂林旅游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对此,桂林理工大学民族学和旅游经济系主任梁福兴说:“游客参与到民俗节庆里体验到了新、奇、特、异等感受,能提高游客的回头率。而民俗节庆在特定的时间举办,更能形成固定的旅游习惯。”

然而,有一个现实问题:每年都举办的民俗节庆,如何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红衣节\’的影响力达到以后,我们会融入不同的民俗主题,比如第三届时,就融入了红瑶的刺绣作为主题,游客可以在现场体验到。而去年‘红衣节\’还引入本地的凤鸡产业,让游客品味凤鸡汤。”伍利丹说。

此外,对于民俗节庆的举办,政府层面已从以前的大包大揽转为放手给当地群众自主策划。“去年开始涌现了很多村一级的文化团体,也有不少文创公司参与合作对节庆进行商业化运作,政府层面更多的还是做引进工作。”孟柯汝说。

“现阶段一些节庆还只是小打小闹,并没有长远规划,完全交给市场恐怕并不长久。对于民俗节庆的资源整合,政府要起到牵线搭桥作用,并在规划和操控上下功夫。”梁福兴指出,民俗节庆不仅是图个热闹,更应该从中看到桂林文化的本质,做到年年翻新、节节翻新。

记者吴思思文/摄

新闻推荐

送去2.5万元善款桂林爱善济困协会资助烧伤母亲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昨日,桂林爱善济困协会来到灵川县,看望烧伤母亲唐雪艳,并送上25000元资助善款。据了解,协会负责人表示,还将持续关注帮助唐雪艳一家。当天上午,桂林爱善济困协会一行20多人来到灵川县...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