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自治 “管出”幸福生活 ——看桂林八里街从治安盲区变平安示范区

广西日报 2013-07-16 18:23 大字

本报记者 杨子健  本报通讯员 秦 培

过去,一提起八里街,凡到过桂林的人都不禁摇头。多年前,八里街片区社会事务的管理一度处于盲区,因治安之乱曾被公安部通报。如今,该片区的社会面貌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管理模式得到国家信访局肯定。7月2日,记者到八里街片区对此管理模式进行走访。

居民自我管理管出模范小区

“过去,这里没有围墙,四通八达,都是自建房的散户,百分之七八十的住户都被偷过。”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八里街工商小区时,提起过去的治安状况,小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何小春说,“有一次,有个窃贼大白天敢跑到住户家里,搬起保险箱就跑。乱得很!”

何小春来八里街做生意之前,曾在桂林市做过20年的协警,有治安管理经验。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他牵头成立小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将小区用围墙全部围起,只留一个出入口,各栋楼安装上摄像头,小区内道路两边划分出停车位,在小区居民中聘请保安。

“4个保安每月工资1000元,每年经费来源,一是住户交的管理费,二是停车位的租金。”何小春告诉记者。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小区居民从事各行各业,发挥各自特长,安装路灯、摄像头、水电改造等工作,都是居民义务出工,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也不领一分钱工资。从去年8月起,小区内再也没发生过一起偷抢事件,最乱的散户区成为八里街的治安模范小区。

今年上半年,八里街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近80%。“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八里街片区的和谐稳定,我们充分相信居民自治的能力,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灵川县政法委书记骆文兵表示。

志愿者成片区管理生力军

八里街片区总人口约7万人,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是一座移民城镇。但片区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只有10个编制,公安执勤室只有5名警力。在行政人员和警力均严重不足的状况下,该街区志愿者队伍成了片区管理的生力军。

八里街片区以177个居民小组为单位,组建了一支由177名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治安义务巡防队。由辖区民警带队,加强重点路段、区域的巡防力量。同时,加大“天网工程”监控力度,实现了以人防为基础、以技防为主导、以物防为保障的全天候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

目前,八里街在册登记的志愿者达600多名,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20岁。根据志愿者自身的技能,服务项目分成了三大类17个小类,经常组织开展慰问探访、法律援助、社区调解、治安巡逻、医疗卫生等服务。

志愿者郑远成是司法所退休人员,是48名社区维稳工作的义务信息员和调解员中的一员,排解纠纷是他的专长。社区内各种矛盾,只要他到场,大多迎刃而解。记者采访时,他正要去县城的供电局,反映小区停电的问题。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在志愿者的参与下,八里街片区共受理矛盾纠纷60起,解决56起,大小矛盾提前及时化解。

新闻推荐

承载工业“千亿梦” 构筑产业新优势

漓东,桂林创新热土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被列入“国家战略”之后,按照战略安排,8年之中,桂林不仅要创造可供全国旅游业借鉴的“桂林模式”;而且,产业布局、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要...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