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闺女”长成记——记平南供电公司职工朱丽霞

贵港日报 2016-12-03 00:00 大字

李华佳

朱丽霞是平南供电公司一名职工,作为职工,她爱岗敬业,做事考虑周到;作为媳妇,她与家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作为女儿,她热心公益,是敬老院里的“好闺女”。

同事眼中的热心人

“她有一副热心肠”是平南供电公司同事们对朱丽霞的总体评价。

在平南供电公司大院,经常有一个人手持推车取报纸杂志,然后再放到推车上,把报纸杂志按类别、部门分好,再通知各部门领取。朱丽霞重复着这些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期报纸杂志近公斤,她总是给大家呈上及时的报纸杂志。“她会提醒我们定时看报纸,态度很好,人也热情。”该公司职工谢工这样评价朱丽霞。

“年7月我们走出校园到平南供电公司工作,初来乍到,‘霞姐\’很热情地指引我们住宿,让我们顿时感到很亲切。”该公司职工小陈说,第一次见面朱丽霞就给他留下了亲切的印象。

朱丽霞是工作狂,下了班,同事们陆陆续续离开了公司,而她坚持把工作做完,默默地在办公桌前埋头苦干。“赶紧回去吃饭吧,都下班了。”有时同事看到她忘我地加班会催促几句,“就差不多了。”朱丽霞嘴巴上说着,却把手头事情忙完才肯下班,“为把工作做好,相信家人也理解。”朱丽霞说。

家人眼中的好女儿

朱丽霞的婆婆生前因身患残疾不能自理,她数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从不抱怨。她担心婆婆孤单,只要公司开展文体活动,总是带上婆婆一起凑热闹。朱丽霞婆婆在世时,疾病缠身,时不时要去医院,朱丽霞忙前忙后照顾料理,承担了儿媳妇的职责,又充当女儿的角色。“我们都以为你是她女儿。”医生看到朱丽霞来照顾老人,不由得发出真心的赞赏。

朱丽霞家婆去世不久,她的父亲患了中风,住进了平南县人民医院。虽然经过抢救,父亲还是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不会言语。朱丽霞的几个姐妹在广东工作,都有护理的经验,纷纷辞职回家照顾父亲。

后来,朱丽霞与几个姐妹商量着把父亲送到了医院,每到周末就跑去医院照顾。一天晚上,她接到医院的病危电话,说父亲发高烧,无法进食,得领回去。她们不愿就此放弃,把父亲接到平南县人民医院,经过二十多天的细心照顾,父亲再次从死亡线上活了过来。

在照顾父亲期间,朱丽霞的几个姐妹成立了平南县爱心敬老院,父亲就是第一位入住的老人。虽然父亲有姐妹们照顾,但是朱丽霞一有空余时间同样去敬老院看望父亲,与父亲聊天谈心,直到父亲去世。朱丽霞说,“虽然父亲生前不会说话,没有记忆,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是快乐的,我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敬老院的“好闺女”

平南县爱心敬老院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居住着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有留守的,有痴呆的,她们大多是长期卧床需全护理的老人。在敬老院里,朱丽霞是多位老人的“好闺女”。自敬老院成立以来,她细心照顾老人,脏活累活揽着干。老人卢文池就对朱丽霞赞不绝口。

卢文池刚住进平南县敬老院时,情况相当糟糕。这是一个因中风而瘫痪在床的老人,连门口都挪不出去。朱丽霞亲自给卢文池喂饭,一遍又一遍地为他洗头洗澡,洗干净后又推着他散步聊天。等到卢文池身体有点恢复了,朱丽霞又为他做康复训练,帮助他迈出了瘫痪后的第一步。2年过去,卢文池居然能自己吃饭了。这正是朱丽霞用辛苦换来的“奇迹”。

洗被子、送开水、与老人谈心……朱丽霞就这样默默地奉献着真情和爱心。如今,朱丽霞是平南县爱心敬老院的“招牌人物”,吸引了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到敬老院帮忙。“不少志愿者和我一样,都是受霞姐的影响而加入的。”志愿者吴松俊说,平南供电公司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照顾敬老院老人的队伍中,为更多的老人送去像“儿女”一样的温暖。

新闻推荐

位于平南县武林物流园区的正邦年产36万吨饲料项目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65亩。项目于今年初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位于平南县武林物流园区的正邦年产36万吨饲料项目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65亩。项目于今年初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年创税450万元左右,可安排就业300...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