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好庄台助力脱贫攻坚

阜阳城市周报 2019-02-22 09:27 大字

(上接A02 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五年前开始,颍上县采取进城、进镇、进保庄圩、进养老院,综合改造提升的“四进一提升”策略,多种形式鼓励群众外迁,腾出发展空间。对于一些不愿外迁的群众,颍上县开展了行蓄洪区庄台综合整治,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改造升级,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具体到淮罗村,随着以道路净、沟塘净、室外净、室内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规范生产生活物品摆放、规范配套生活家具配置、规范农户居住行为习惯为内容的“六净三规范”行动的推进和“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小水塔、小公厕、小广场、小污水处理站、小生活平台”等九个小工程的实施,淮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民生洼地”华丽变身为美丽乡村示范点,为“沿淮行蓄洪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淮罗样本。

在阜南,为让庄台告别“出门一线天”、脏乱差,阜南县按照省委“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部署要求,对每个庄台都进行规划,在庄台开辟“一”字、“丁”字、“十”字、“井”字型通道,加上环庄台道路,疏解庄台空间,打开通道,解决出入问题。

截至去年12月20日,阜南县131个庄台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宅间小路硬化、连排小屋翻新,修建了水塔和文化广场,铺设了污水管道……一个个原本破败不堪的庄台,华丽变身为生态宜居高地。大力发展适应性产业,蓄洪低地走向产业发展高地

由于生态、生活环境恶劣,“穷”曾是庄台群众长期摆脱不掉

的魔咒。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介绍,全县沿淮行蓄洪区7个乡镇共有17个重点贫困村,占全县重点贫困村的21.3%,其中居住在庄台和保庄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78户12147人,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熊德超说,为建设美丽庄台,颍上县从本来就不充裕的财政资金中拿出2.1亿元,用于22个庄台综合整治,从成效看,这些钱投得很值。但庄台建设不仅要改善基础设施,更要以产业挑起行蓄洪区脱贫攻坚的“大梁”。因此,颍上县在美丽庄台建设中,大力发展适应性产业,通过产业、就业、创业“三业并举”,变“输血”为“造血”,把“蓄洪低地”变为“产业宝地”。

其中,淮罗村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挖掘淮河故道的旅游潜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目前我们已建设有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去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上万人,旅游收入十多万元。”负责导游工作的淮罗村党支部委员王世环告诉记者,从2017年开始,该村依托滨淮自然优势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村内5个庄台及附近沿淮22个庄台串联成绿色的“翡翠项链”,打造四季有绿、季相

分明、层次丰富的优美景观,整村被评为“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变“蓄洪洼地”为“产业高地、生态宝地”,取得了脱贫攻坚与改善生态的“双赢”局面。

在离淮罗村不远的赛涧回族乡八里垛村也是个庄台村。赛涧回族乡书记蒋敬好是农业院校出身,对庄台的农业产业发展一直很关注。为了提高群众收入,蒋敬好和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们分析,这里离淮河近,水源充足,湖区耕地面积大,先天条件好,发展适应性生态农业或许是个好出路。四年前,乡里引进了专业合作社,发展起了草坪种植业。

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对草皮的需求量增大,这里的产品供不应求,村民们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翻。单八里垛一个村,就有220余名贫困户受益,一个月工资可以达到4000-5000元,比以前一年的收入还多。

同样,为了让庄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阜南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

新闻推荐

慰问干部职工

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颍上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江鹏带领班子成员来到局机关各个股室,看望慰问节后回到工作岗位的干...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