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民间文艺要“闹”起来

颍州晚报 2019-02-19 09:42 大字

我们讲软实力,作为三四线内陆城市的软实力,更多是来自于民间文化的力量。阜阳作为民间文艺大市,有着较为雄厚的民间文艺资源。太和、颍上是中国民间文艺之乡,阜南的民间工艺柳编,临泉的杂技,阜阳的剪纸,已算国内行业翘楚,并成为彰显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拿手好戏。然而,这种民间文艺的力量一直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各县有各县的路数,乡镇有乡镇的招数,人手一盘棋,走马跑车,自为阵营,没有显现地方民间文艺资源整合的效益。市场经济,资源整合是第一黄金手,文化资源也需要整合配比。我们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情况下的一种资源的整合与调配。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句)。颍上因旅游经济勃兴,在民间文艺的县际整合上显然先行了一步,他们已将本地淮河锣鼓、花鼓灯锣鼓进行了资源整合,颍上的鲁口镇几乎各行政村都成立了淮河锣鼓队,有的还成立老年、少年淮河锣鼓队,定期有活动,切磋技艺。节假日里,他们走上街头,浩浩荡荡,还为县里各种大型活动助阵,发挥了其整合之后的整体优势。花鼓灯锣鼓,与地方花鼓灯交织,佐以花式锣鼓,更显技巧之美,阴柔之俏。其实,淮河锣鼓与名震遐迩的陕西安塞腰鼓有一拼,都属于大阵仗力量型的广场式表演,人多势众,锣鼓喧天动地,彰显人之豪情。“淮河锣鼓”的名号也好,有地域特点,也有气势,倘加以整合,技巧训练,想来不弱于安塞腰鼓,会给人千里淮河的鼓荡之风。

说到整合,民间文艺边界可说是无远弗届,民间文艺在当下不仅仅是故事演绎、说唱艺术,它已糅合了戏曲、曲艺等相邻的艺术门类,包括阜南的柳编工艺,其实也是民间文艺的一种。在这一点上,走向市场、走向大众,是民间文艺的活水源头。临泉民间资本对民间文艺的介入,已有了成功的经验。临泉曲艺家协会已成立了多家民营演艺公司,且常态化运营,人气很高。他们不仅有在省内外得奖的民间艺人,更重要是他们有自己的创作班底。这个创作班底随时可依据县事县情进行创作,都是县内老百姓自己身边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很抓眼球,有吸引力,能深入人心。今年春节,他们就组成小分队,去县城、乡镇的各大公共场所演出,形成很大的广场效应。

太和的刺绣,也花开一枝,她们也成立了女子刺绣协会,经常聚会研艺,将湘绣、苏绣技艺相融,春色无边,一缎开锦霞之纹,一绸展晴明之景,且黄莺呖呖,工若调笙,燕剪翻翻,巧于学舞。山花如织,烟草若薰,何独姚黄魏紫以称奇。民间文艺之绚烂,由此可见一斑了。

宋人宋祁诗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闹”字真是撩了人心,红杏不出墙,人怎见其“闹”?因而,叶绍翁《游园不值》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阜阳有句土话,叫“把家门口使厉害!”民间文艺不能只在民间,要“红杏出墙”,满世界的闹!惟有热热闹闹,才可红红火火!

雪涅

新闻推荐

辛苦打拼期盼归家

本报记者杨静文通讯员陈晓东1月28日凌晨5时40分许,从温州火车站始发的2019“接您回家”K5622次专列载着近千名阜阳籍务工...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