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的虚拟生活
[摘要]本报记者 牛真子 实习生 丁晶晶
“我们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孑然1身,挤2小时的公共交通,3餐外卖,4季淘宝,5感正常,6点下班,7点健身,一天平均点击手机1000下。”在网上流传的《一只空巢青年的独白》一文中,一连串数字化的行为排比,描摹出了空巢青年的鲜活日常。“空巢青年”这一群体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近日,阿里发布了一份《中国空巢青年图鉴》,称他们发现了一个五千万人的特殊消费群体——“空巢青年”,经过大数据分析,他们是这样的一群人:年轻,单身,异地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空巢特征,比如爱吃外卖和零食、爱一个人看电影等。
“空巢青年”的生活与网络为伴
在阿里的这份数据报告中,90后年轻人占比为61%,80后则占比为35%。和80后相比,这个时期的90后大多刚步入职场,尚未组建自己的家庭,他们往往一个人在外地打拼,远离家人和朋友,情感没有寄托,所以网络便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
25岁的付东老家在河南,2013年来到阜阳从事销售工作,目前独居在一处出租房内。他告诉记者,平时工作虽忙碌,但他却很喜欢这种感觉,因为一旦放假,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要么在家睡觉,要么就去网吧打游戏,有时会打通宵。”
相比网游,网上追剧对于女青年的吸引力更大。晚上下班回家,收拾妥当,便抱着平板电脑躺在床上从网上看综艺节目或者电视剧,已成为24岁独居女青年陈雯雯的日常状态:“下班回家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愿和同事出去逛街,每天也就这么点空闲时间,不如留给自己。”
衣服、化妆品、手提包,毛巾、牙刷、卫生纸……如今,生活里凡是能用到的大小物件,沈梦琪都是从网上购买,尽管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就有商品种类丰富的便利店。
沈梦琪今年26岁,在阜城某银行上班,目前单身独居。她已记不清上一次逛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也许已有半年以上。“身边没有什么朋友,同事呢,很多也已成家,或者有了男女朋友,不好意思约他们出来。一个人逛街也没啥意思,索性就不出门了。”
“空巢”状态 催生各类“到家服务”
阿里的这份报告显示,一天24小时内,每个时间段都有“空巢青年”在逛淘宝,尤其是到了晚上10点,达到高峰期。充值业务、服饰、手机及3C产品、零食,成为“空巢青年”最爱网购的前几类产品。同时,在这份榜单里,“到家服务”也位列其中。
42岁的杨师傅已做了半年的送餐员,平时中午和晚上都是送餐高峰,最晚的时候会到10点左右。周末更是从早忙到晚。“这些点外卖的顾客大多都是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加班、追剧,或者根本就不想做饭,所以就点外卖来吃。”
“我们每天会营业到凌晨,虽然很晚了,但仍有不少人打电话订餐。像沙拉、三明治、卤味,都是比较受顾客欢迎的。”阜城颍上中路一家西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年轻顾客的订餐需求,从去年起,该餐厅就不断扩充送餐员人数,从原来的三人扩充到目前的七人,营业时间也延长了。
除了一日三餐,买菜送花、还是洗衣做饭的保洁业务,乃至按摩推拿、汽车美容等到家服务,都受到了“空巢青年”的追捧,互联网的便利让独居的他们一样生活得很好。
相比现实更爱网络社交
“除了同事,每天见到最多的人,不是快递员,就是外卖小哥。”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空巢青年”的社交状况。他们越来越不愿出门,不愿参与现实的社交活动,反而更愿意活跃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
27岁的李超在阜城某事业单位上班,至今没有谈女朋友。“也不是不想谈,认识了几个女孩,在网上聊得挺好,可一见面就不知道聊什么,弄得气氛很尴尬,就再也没了进展。”李超说,网络社交中,大家彼此不熟,不会有太多顾忌,而回到现实中,就要受到各种人情世故的拘束,放不开。
但也不能因此认为“空巢青年”大多性格孤僻,阿里报告分析称,他们热衷在网上与人互动,闲鱼上80%的技能帖都是他们所贡献的,呈现出了很强的分享欲望。
25岁的“洛克”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有三年多的跑步经历,参加了全国各地十几场马拉松比赛。对跑步的热爱,让他暂时无暇顾及自己的情感问题,所以现在是独自租住在阜城某小区里。除了跑步,他平时很少出门,总爱待在家中捣鼓自己的公众号:“我想把自己这三年的跑步经历都写下来,每天推送,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别人有启发。”
28岁的市民黄女士是一位自由职业者,目前独居。除了工作,她平时喜欢浏览知乎、造就、唯客等各类知识分享平台,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现在没有家庭负担,正是自我升值的好时机。我单身,心里却并不空虚,反而很充实,很享受目前的生活。我渴望婚姻,但不会以此为生活的唯一目的。”
新闻推荐
5月3日,在安徽颍上第十二届管子文化节开幕式现场,颍上县司法干部开展“七五”普法活动,向群众宣传“七五”普法重点法律法规。设立咨询台,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和公证咨询服务;给现场群众发送《宪...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