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户创办合作社 吸引村民来就业

阜阳日报 2017-01-16 10:08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武万勇/文 本报记者 郭海洋/摄

   工人在腾飞生态农业水产专业合作社进行捕捞作业。

近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在阜阳市沿淮水稻种植区发展适应性农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颍上县腾飞生态农业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多亩虾稻连作和莲藕种植基地不仅提供了数十个就业岗位,刚开业的农家餐厅也吸引附近的村民前来就业。

外来技工传授技术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颍上县半岗镇邱家湖东北部的腾飞生态农业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来自江苏盱眙的史良勤正在池塘边查看小龙虾的生长情况。

“邱家湖地势低洼、引水方便,特别适合小龙虾生长,我去年来到这里工作,看中的就是这里良好的发展环境。”史良勤告诉记者,他老家盱眙位于洪泽湖畔,那里河网密布、气候温和,特别适合水产养殖。在到颍上工作之前,他一直在当地做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去年3月,腾飞生态农业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高薪聘请他到邱家湖做虾稻连作技术顾问,经过一番考察后,他决定留在颍上发展。

现在,在史良勤的指导下,联合社的稻虾连作面积已经从最初的余亩,发展到现在的余亩,每亩经营收入元左右。“通过控制水位,我们可以实现圩塘养虾和塘坝种稻,还通过了农业部门的绿色食品认证。”史良勤说,在他的带动下,当地不少种植养殖大户基本掌握了稻虾连作专业技术,预计明年的稻虾连作面积可扩大到亩。

本地杂工收入稳定

在稻虾连作过程中,合作社几乎每天都要安排几十个普通杂工,负责引水、除草、投食或捕捞等常规工作,为当地部分农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合作社天天都有活干,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一个月可以挣两千块钱,比干瓦工活轻松一点。”今年岁的陈文建来自附近的陈巷子自然村,之前在上海、宁波等地打零工,收入时高时低,还经常找不到活干。前年春节返乡过年期间,他打听到合作社有用工需求,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这里找活。由于之前当过十七年的大队会计,在当地熟人较多,很快就被安排到稻虾连作示范区当杂工,每月按时结算工资。

“南方的活不好找,上了年纪又干不了重活,我觉得在这里干杂活也挺好的。”陈文建说,现在,村里只要有想干杂活的闲人,他都会把他们带到合作社来。比起在家里打麻将、闲着没事晒太阳来,不仅提升了收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餐厅服务员家门口挣钱

   今年月,腾飞生态农业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距离临淮岗主坝较近的优势,在湖边开起了农家餐厅,一方面为前来观光的城里人提供淮河河鲜,另一方面也承接周边村庄的喜宴订餐业务。餐厅的生意好起来之后,对服务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岁的李梅和岁的王华兰就是两个月前被招聘到餐厅打工的当地妇女。

“我在餐厅端盘子、洗碗、切菜,一个月能挣多块钱工资,老公在虾塘干活,收入比我高。”李梅告诉记者,她家就在附近的村庄,两个儿子一个岁一个6岁,都在当地学校上学。由于需要照顾孩子,她和爱人都选择留在家乡工作,为了保证生活水平不打折扣,她又抽出时间到餐厅来打工。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到餐厅上班,下午放学后,两个孩子有爱人带回家照顾,她则坚持工作到晚上9点钟之后才回家休息,工作非常踏实认真。

“两个孩子大的已经成家,小的正在读高三。在家闲着没事,来挣点零花钱挺方便的。”来自李郢子自然村的王华兰说,她没有出过远门,来农家餐厅打工只有两个月时间,现在餐厅的6个包间几乎天天爆满,她感觉比之前在家里不出来做事充实很多。小儿子今年就要考大学,以后的开支会更大。这份工作就在家门口,只要愿意干,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有着落。

新闻推荐

以校为“家”办好教育

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程士刚 武万勇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