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区调结构 越调越增收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
在传统水稻种植区,如何推动土地流转、带动更多的农户增加经济收入,一直是阜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记者在颍上县江店孜镇幸福村采访时发现,一麦一稻的经营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当地贫困户的日常收入变得更加多元。
种不上小麦不发愁
今年,幸福村亩耕地全部种植了晚稻,遇到秋末冬初的持续降雨,近千亩小麦来不及播种。如果是在往年,幸福村的乡亲们应该愁得睡不着觉了,不过,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
“家里的地全部流转出去了,春节后就要种西瓜和草莓,不种麦子也没关系。”当地贫困户左中文告诉记者,幸福村有种植晚稻的传统,每年的秋收一般都在月下旬。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今年的水稻一直持续到月上旬才收割完毕。然而,降水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秋种而结束,相反,直到现在稻茬地还没有完全晾干。不过,在今年午收前,左中文就把家里靠近村口的4亩多耕地按照每亩元的价格全部流转了出去。眼下,种植大户即将在他的地里安装钢架大棚,发展以西瓜、草莓为主的设施农业。
据了解,在幸福村通往省道的道路两侧,今年秋季共有亩耕地实现了集中连片流转。“多年来种一麦一稻,每亩地的纯收入只有千把块钱。”幸福村相关负责人左中良告诉记者,耕地流转出去以后,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是旱涝保收的,还能把劳动力解放出来做其他事情。
就业岗位多 脱贫有保证
近年来,幸福村通过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亩有机莲藕种植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流转手续,亩蛇床子种植项目已完成播种任务,亩大棚蔬菜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提供了不少田间管理方面的劳动岗位。
不仅如此,红信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在西北地自然村流转了亩耕地,主要用来种植高档蔬菜芦笋,远销上海、福建、广东等地。“从种到收,一个大棚每天至少需要一个工人除草或采收,多个大棚就要用多个工人。”合作社负责人吴开红告诉记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当地创造性开展了携地入股、带资入股、劳动力入股的有益尝试,目的就是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如期脱贫。现在,幸福村已经有近个贫困户以金融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在按期分红的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除此之外,即将投产的幸福村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米酒加工车间,也能为当地贫困户至少带来个就业岗位。
米酒加工厂 延长产业链
江店孜镇地处颍上与凤台两县交界处,从上世纪年代初开始,当地的大米加工企业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由于缺乏粮食深加工的平台优势,当地出产的大米在经过简单包装之后就被运往南方地区销售,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
“幸福村出产优质糯米,同时,还有加工和销售米酒的传统。于是,村里决定建设一家米酒加工厂,不断延长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条。”幸福村扶贫工作队长李宾告诉记者,经过几代人走村串户销售,幸福村的米酒加工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为此,村“两委”决定发展米酒工厂化加工,投入多万元建设了股份制米酒加工厂。目前,两栋平方米的厂房已于今年9月建设完成,生态发酵、微波杀毒、真空包装等生产设备也全部进场,目前正在进行安装和调试,预计近期就能投产。
“我们已经申请了‘幸福村官\’系列商标,正在办理生产许可和卫生许可相关手续,即将投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李宾说,下一步,打算把“幸福村官”牌米酒配送到颍上、凤台等地的大型商超销售,在销路打开之后尝试网上推广,争取把这项富民产业发展好。
新闻推荐
坝孜站扩建及淮颍河灌溉工程拆迁工作启动。该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治理、排涝泵站、防汛通道和农田灌溉四个部分,竣工后将有效满足区域排涝要求,确保颍上县城防洪安全。&nb
月日,颍河颍上段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陶坝孜站扩建及淮颍河灌溉工程拆迁工作启动。该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治理、排涝泵站、防汛通道和农田灌溉四个部分,竣工后将有效满足区域排涝要求,确保颍上县城...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