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猪倌成了书法迷

阜阳日报 2016-12-30 10:08 大字

[摘要]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

家住太和县宫集镇宫集村的孙家训今年岁。在当地村民眼中,过去他一直是个猪倌,经常背着药箱到处给猪防疫治病,自己每年还饲养多头猪。近年来,他却迷上了书法,劳动之余不忘临池,渐渐写出了名气,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农民书法家。日前,笔者慕名采访了他。

孙家训在学生时代就喜爱书法,每年春节来临时经常为左邻右舍书写春联。年,他回乡做起兽医,常年走村串户为饲养户排忧解难,十里八村的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出于爱好,孙家训闲暇时总爱在报纸上练习毛笔字,有时没有报纸,他就在桌子上蘸着水写,对柳公权的《玄秘塔》以及汉代章草等古代名家碑帖用功颇深。年,孙家训被推荐到县五七大学接受业务深造,由于书法基础较好,又被学校指定为宣传员,负责出墙报。“我记得,当时每天要用毛笔抄写大量的文章,这给我提供了大好机会,同时也为我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上世纪年代初期,乡兽医站搬迁,留下一大片空荡荡的房舍和场院,孙家训干脆租了下来,建了几间猪舍,养了十几头猪,做起了一名猪倌,这一干就是多年。“基本上每年都养头左右,最多时达到四五十头,平均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现在,不但为儿子盖了新房,自己还有些盈余,再加上每月还有两千多块钱的工资,日子越过越好。”孙家训说。

手头有了钱,深埋在心底已久的对书法的挚爱又像火山似地迸发出来。年孙家训从兽医站退休后,他把养猪的活计基本上交给老伴打理,自己则把主要精力用在书法上,成立了“孙家训书法馆”,以书会友,临池不辍,其书法艺术日臻完美,作品多次获奖,并成为中国书画研究院会员,年荣获《人民美术报》发展论坛“人民喜爱的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笔者在面积约平方米的书法馆里看到,一张书案占据了一半面积,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和奖状。此时,孙家训老人在几位书法爱好者的围观下正挥毫作书,行云流水般的行书作品赢得围观者的啧啧称赞。

“为了使书法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今年8月份我购买了一台装裱机,不但能装裱自己的作品,还能为周边的群众服务。年关将至,前来索字装裱的人越来越多,常常忙到深夜,真有些应付不了。不过虽然累些,但我觉得很快乐。”孙家训说。

新闻推荐

网销农产品“淘实惠”帮大忙

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 文/摄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