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颗粒归仓战金秋

安徽日报 2015-10-05 16:12 大字

过节正欢,秋收正忙。记者跟随农机手登上3米多高的驾驶室,热气熏蒸像蒸笼——

本报记者 范克龙

10月3日,早上8点,记者来到太和县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农场,农机手刘献已经开着大型收割机从地里回来了。

卸下收获的玉米,刘献蹲下来给“大家伙”做全身“体检”,忙活了一阵之后开始给机器加油。 “这家伙是个‘油老虎\’,一天能喝上千斤柴油。”刘献一手捏着输油管一手扶着输油泵给收割机加油。输油管有点漏油,柴油不断地从他手心里滴下来,深灰色的工作服上溅上了油渍。

刘献是太和县三角元镇的电焊工,每到农忙时节他又会“变身”农机手,开着自家的收割机替人收粮。今年恒进农场新引进了几台进口的大型收割机,需要几名有经验的农机手,他便到农场做起了专职农机手。 “以前自己干太操心,干完一份活儿要联系下一份活儿,还要与农民谈价格、收钱,机子出了问题还要自己维护,现在省心多了。”刘献介绍,他现在拿工资加提成,农忙的时候每月收入七八千元不成问题。

“地里玉米太湿还不能收,老板安排先去给大户们收粮,下午双浮村还有200亩玉米等着收割呢。 ”中午12点,刘献匆匆赶去食堂吃了一碗煮红薯、两个馒头后,便和助手杨乐乐驾着收割机向双浮村出发。“吃饭哪有个准儿,有时候要等干完活才能吃饭。 ”刘献说。

来到双浮村的玉米地时,已经中午1点半了。烈日当头,正是收割的好时候。杨乐乐驾驶机器开始收割,刘献在地头养精蓄锐。三四米高的收割机像战车一样向玉米地驶去,两米高的玉米秆瞬间被卷入割台,在车轮后留下一堆被粉碎了的秸秆。5分钟后,机器回到地头开始卸粮,不一会就装满了半车玉米。“这家伙‘食量\’大得很,1个小时能割20亩玉米,这200亩地一天就能割完。 ”刘献说。

半小时后,刘献要上场了。记者跟随刘献爬上3米多高的驾驶室,热气扑面而来,驾驶室热得像蒸笼。

“现在驾驶室是全封闭的,作业条件比以前开小机子好多了。 ”刘献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对记者说,“以前开小机子,驾驶室内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而且噪音大,灰尘重,开一天下来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

说着说着,机器进入到一片玉米秆倒伏区域,行进的速度明显减慢了,原来玉米秸秆堵住了割台。 “最怕遇到大面积倒伏,收割困难,容易噎着机子。”说着刘献跳下车,用手去掏塞在割台里的玉米秆。故障排除后,刘献驾驶收割机继续作业,快到地头时,粮仓报警显示已经收满,机器回到地头开始卸粮。

走出驾驶室时,记者已经汗流浃背。刘献告诉记者,他今天估计要干到夜里12点。对农机手而言,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早已经习惯了。“以前夏收农忙,有时两三天都不能睡觉,实在熬不住就坐在机子上歇会。 ”

告别时,刘献挥了挥手,关上舱门,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收割。

新闻推荐

秸秆变沼气 村民真方便

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本报记者 安耀武记者近日来到太和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原墙镇刘协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绿树掩映中,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微风吹拂下,村头池塘里碧波荡漾。村东头的沼...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颗粒归仓战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