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阿龙哥独辟蹊径卖农货

阜阳日报 2015-01-26 09:21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张凯培

在太和县,提起张龙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阿龙哥”,不少人却很熟悉:城西有“阿龙哥”农副产品直供直销中心,城内农产品同城配送业务也已开展,不少消费者通过网络成为“阿龙哥”农产品的忠实拥趸。

“阿龙哥”是大家伙对51岁太和人张龙的爱称,也是他所创立的一个农产品销售品牌。近日,记者来到太和县,听张龙讲述“阿龙哥”的故事。

特色种植掘出“第一桶金”

   一个富硒馒头2元钱,一斤富硒黑花生要20元,一个拳头大小的奶油南瓜售价达到20元……在太和县阿龙哥农副产品直供直销中心,记者看到了诸多“不一般”的农产品。

“同样的东西,市场上也有卖,但是我们的卖点在于特色,比如我们推出的食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富硒或者纯天然绿色食品,虽然贵点,但很受市场欢迎。”在张龙看来,特色无疑是支撑“阿龙哥”在激烈的农产品销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而这个“法宝”正是他多年摸爬滚打的结果。

2000年,身为太和县原墙镇农民的张龙,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由于勤奋努力,很快成了香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尽管收入可观,但他并未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回乡创业的念头越发清晰地展现在张龙的脑海。

“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况且农业咱熟悉,不如搞农业、自己当老板去。”2005年,张龙拒绝了阜阳市一家企业给出的年薪10万元经理岗位,在太和县永兴市场开起了自己的门店,专门制作和销售丸子,并注册了“阿龙哥”商标。2007年,他又向农业种植进军——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种植蔬菜雪里红。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合作社并没有继续下去,但这次创业的经历却进一步坚定了他经营农业的信心。2010年,听说富硒农业前途广阔,张龙便开始学习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并于同年10月,与太和县麒麟西瓜种植合作社合作,种植了125亩富硒西瓜,第二年便大获丰收——这批富硒西瓜卖出了100元/个的“天价”,折合成重量计算,每斤的售价达12.5元。此后,张龙的农业经营路迅速扩张,富硒黑花生、富硒玉米、富硒红薯等纷纷走向市场。

上网“吆喝”叫响本地农货

在特色种植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张龙并未满足,又打起了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主意。

“2012年前后,我们这的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越来越多,但由于他们各自为战,产品单一、重复,市场销售不太好,所以我就想,不如把他们联合起来抱团闯市场。”2012年6月,张龙创建了联合社,把40多家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联合起来,根据市场需要,种植不同的产品,然后统一包装、配送、销售。

“我们的社员,不再卖原始产品,而是发展初加工或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这样收益就成倍地提高了。”张龙举例告诉记者,在联合社的统一规划下,几家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专门种植小麦,然后把这些小麦加工成面粉,同时留下麸皮用来养鸡,相较于原来的收-卖模式,收益提高了7到10倍。

联合社的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后,2012年,张龙又投资2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太和县阿龙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去年7月份,他还联合太和县40多家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同城配送业务,把本地的农产品,通过电子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目前,很多普通家庭、机关食堂等都成了公司的客户,月销售额达30万元左右。

“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张龙介绍,目前公司还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在当地农村布设了三个网点,农民只需一个电话,就能采购到400多种农产品。

新闻推荐

一路芬芳好致富

本报记者 关加加 实习生 张慧 本报通讯员 方克奎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