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增效抓特色
[摘要]太和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方克奎
霜降前夕,太和县赵集乡赵集村宝丰润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迎来了今年最后一茬黄蜀葵的丰收。
“这都是人家下好单的,摘下来立马就能换钱。”忙着采摘黄蜀葵花的王洪刚乐呵呵地盘算着田里的收成——一亩地种900棵花苗,平均一棵苗能开10斤鲜花,按照合作社0.9元/斤的统一收购来算,刨去土地流转费、种苗费和工人工资等成本,每亩的收益至少有4000元。“比种传统的粮食高太多了。”
今年46岁的王洪刚之前一直在当地做中药材生意。销售中药材的过程中,王洪刚了解到,和他合作的一家企业正在全国各地发展黄蜀葵种植业务,效益非常可观。2011年,在深入了解黄蜀葵生长习性,并请农技专家对村里的土壤进行检测后,王洪刚决定在家乡大面积流转土地,并注册成立宝丰润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农民规模种植黄蜀葵。
经过3年的发展,合作社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00亩,发展到现在的4500亩,亩均净收益在2000元以上,同时,合作社社员也发展到110多户,还带动了周边600多个农户就业。为了扩大规模,前不久,王洪刚又从太和县城关镇流转了1100亩土地,准备略加整理后,继续种植黄蜀葵。
依靠种植结构调整广开致富路,在太和县,王洪刚不是个例。
近年来,太和县认真落实“规模、结构、转化、合作”八字方针,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抓龙头、重扶持,推进农业经营产业化,抓引导、重服务,推进合作社组织规模化,抓规模、调结构,推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抓合作、促联合,推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合理配置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该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00.7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7.8%;累计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28家、家庭农场323家。今年上半年,以11家省级和4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产值43亿元。以李兴桔梗种植基地、郭庙麒麟西瓜种植基地、倪邱药牡丹种植基地和胡总草莓种植基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集中区发展势头喜人,以旧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药牡丹、黄蜀葵、设施蔬菜3个特色产业园和薄荷、桔梗、西瓜、花卉苗木、烟叶、特色养殖6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三园六基地”也已初具规模……
“当前正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我们准备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太和县县长徐会东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推进“一区三园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张群)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前不久,中国银监会批准太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太和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太和县信用合作联社正在积极筹备农商行开业前的各项工作。 据介...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