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菜粮轮作收益好

阜阳日报 2014-08-18 09:54 大字

[摘要]本报通讯员 张钊

传统连茬连作的蔬菜种植模式,容易造成病虫害频发,蔬菜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下滑。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村民随兰建放弃传统方式,采用蔬菜-粮食轮作技术,附之以科学管理和无公害生产手段,建立了一个高产、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流转土地种蔬菜

   前几年,随兰建在广州务工,积累了一些资金。他不甘心一辈子打工,总想在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既方便照顾家人,又能带领村民致富。几经考察,随兰建决定回乡种植蔬菜。

为掌握蔬菜种植技术,随兰建夫妇前往山东寿光、淄博、泰安等地考察学习。“整个山东都跑遍了,到处寻求经验、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大半年下来,随兰建花了四五万元,基本掌握了种菜的窍门。

回来后,随兰建按照每亩每年1000斤小麦的价格,流转了506亩土地,从山东购置了60多万元的大棚蔬菜设备,办起了太和县方园蔬菜园。目前,已发展蔬菜大棚30个,年产蔬菜600吨。

粮菜轮作增效益

   一排排白色大棚蔚为壮观,一筐筐或红或绿的蔬菜堆在路边,村民们在田里忙着采摘管理。“我种植的蔬菜全是无公害的,实行粮菜轮作。”随兰建指着旁边的玉米地说,这200多亩地也是我流转的,全种上了玉米。

笔者了解到,方园蔬菜园建立了优质、高产、高效、培肥的蔬菜-粮食轮作制,菜地残留在土壤中的多余肥料提供粮食作物用,轮作的粮食作物又避免了蔬菜病虫害的连续发生和微量元素的缺失,菜粮轮作既增产增值,又培肥了土壤。

随兰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实行大蒜、辣椒、茄子、芹菜等蔬菜与小麦、玉米、红芋等粮食轮作,土地产出效率比较高。每亩粮食产值1000元,每亩蔬菜产值5000元,500多亩地合计起来年产值可达到300万元,利润约60万元。同时,菜粮轮作有效规避了不对路蔬菜和粮食作物减产带来的经营风险。

不仅如此,随兰建的蔬菜从种到收、从收到卖,全程质量监控,按照无公害模式操作。肥田不上化肥用鸡粪,浇水不用大水漫灌用滴灌,白菜-韭菜、大葱-大蒜、番茄-茄子套种能防病虫害。“因为不用农药,卖到市场上的叶菜没有残留。”随兰建说,有些品相不好的菜果如番茄等,刚打果时,就全部摘下来扔掉了。所以,上市的蔬菜无虫眼、伤疤等,很受欢迎。

诚信经营富乡邻

“我们厂200多人,食堂用他的菜好几年了,质量好吃着放心。”太和县仁济制药厂食堂的张师傅说,提前打个电话,菜园里摘好了我就自己运走。笔者看到,来此拉菜的张师傅把菜装上车就走,既没有称重,也没有检查。“都是他们回去自己称重,包括城里各大超市,一天一送一结账,都是他们称重、计数、算账。”随兰建的蔬菜质量好、诚信经营,与太和爱家超市、家乐福超市、苏果超市及城北批发市场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平时供不应求,没愁过销路。“去年流动资金短缺,我们还向万家福超市老板借了8万块钱。”随兰建的妻子说。

致富不忘乡邻,方园蔬菜园吸纳了周边10多位村民在此工作。“每天工资60元,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既不误农时又能照顾家人。”来自丁长营村的工人孙国荣说,“在这儿收入稳定,我都干了5年了。”

新闻推荐

文化惠民乐乡村

本报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杜国阳/文 本报记者 郭海洋/摄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菜粮轮作收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