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午收过后农民兄弟有隐忧

阜阳日报 2014-06-10 10:09 大字

[摘要]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

麦子颗粒归仓,夏粮又获丰收。日前,笔者在太和县农村走访时看到,大部分麦田已是光秃秃的一片,沿途尽是晒粮的群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和农民兄弟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他们在夏种及秸秆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忧虑。

雨后收割影响夏种

在赵庙镇西竹村,村民范兆民的4亩麦茬地里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车辙,范兆民忙着用抓钩平整土地。“麦收前的一场大雨虽然对粮食产量没啥影响,但给午收带来了麻烦,地湿机械不能下地,耽误了麦收进度;为了抢收,机子只好在湿地里碾压,马上就要种豆子了,这些车辙就成了障碍。”范兆民无奈地说。

不远处,就是种粮大户范祥波承包的1200亩麦田。范祥波告诉笔者,午季收麦,他除了用自家的两台收割机外,又外调了3台,以每亩60元的费用计算,光机收费就花了4万多块。“下一茬,我准备全部种上红芋和花生。目前,我要对种红芋、花生的预留地进行深耕深旋,保护墒情。但是,在这些板结的麦茬地上耕作,还要另外花费一大笔钱。”

秸秆利用亟待解决

   在太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笔者看到,收割过的麦田里铺着一层粉碎的秸秆。公司负责人范恒进介绍说,他种了2300多亩小麦,午收时公司共出动了6台收割机,每个收割机上都安装了粉碎机。“安装粉碎机后,虽然收割进度变慢了,但能让秸秆迅速还田,不但杜绝了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还有增肥增产作用。”

与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同,种粮大户韩振中的1000多亩小麦秸秆则全部打捆,运进了自家的养牛场。据了解,振中养牛场共存栏肉牛2000多头,每年要消耗掉秸秆60吨左右。

笔者采访发现,在很多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堆放着不少秸秆。很多农民反映,由于抢收赶进度,有的农机手后期没有安装粉碎或打捆机械,留下不少秸秆。当地缺少回收加工企业,再加上严格的禁烧制度,农民只好随意堆放,甚至丢弃在路边沟里。这些胡乱堆放的秸秆不仅影响了环境,造成河道堵塞,还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夏种服务及时跟上

“春争日,夏争时,夏种宜早不宜迟。”夏收结束后,夏种工作即刻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在太和县旧县镇淙祥高产攻关示范田里,笔者见到前来指导夏种工作的县农委副主任李怀法。他说,“前一阵子下雨有弊也有利,好处是目前土壤墒情很好,应抓住时机,边收边种。”

在县种子公司,笔者看到不少农户前来购买豆种。“今年,我们向农户重点推广了‘中黄13’、\‘中黄17’、\‘菏豆15’等优质品种,大部分农户麦收前就准备齐了,麦收后购种的农户多半是外出务工返乡人员。”

笔者采访发现,现在很多农户仍存在种植农作物种类单一的现象,结构调整步伐略显滞后,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增产增收。有群众反映,在种植方面如果农技部门不加以引导,随意调整种植结构存在一定风险。建议政府部门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宣传引导,发展特色种植,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

新闻推荐

抱团发展创大业

记市人大代表、安徽金瑞祥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如岭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