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人民需要的好医生

阜阳日报 2014-06-12 10:08 大字

[摘要]记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李超

   李超在为患者诊断病情。

特约摄影 刘源

  本报记者 杨静文

  两次被授予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前往国内外著名医疗科研机构交流讲学、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多家知名医学杂志发表、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江淮名医,身兼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脊柱畸形学会中国部委员等多个职位……看到这些成绩和荣誉,人们都会对这位医学专家肃然起敬。

然而,在这些荣誉的获得者、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李超心里,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在手术台上常常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尽量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

今年59岁的李超,多年来一直奋战在基层医疗工作第一线,怀着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为患者提供热情、专业的服务,为阜阳市骨科乃至整个医疗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医者仁心,心系百姓,服务病患三十余载

1977年11月初的一天,被下放到涡阳县西阳公社郭寨大队的李超正在田间干活,大队广播忽然响起。他像往常一样停下手里的活,仔细倾听,听到了一个令他激动不已的消息——国家要恢复高考。

“当时,我以为自己在做梦,后来广播里说了什么都听不清了,脑子里闪来闪去的只有那一句‘有志青年挺起胸膛,让国家来挑选\’。”谈到当时的情景,李超依然记忆犹新,他做完手头的活就跑到住处和其他几名下放知青讨论报考事宜。

“我以前在学校时成绩优异,虽然当时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可我心里还是有些底气的,我和大家商量的主要内容就是报什么专业。”李超告诉记者,在考虑报考专业时,首先闪现在他脑子里的是房东的小孙女。

“我刚到农村劳动时还不满17岁,根本不会做饭。那时候房东家刚满8岁的小孙女经常帮我们烧锅,很快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李超说,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小姑娘发起了高烧,因为农村医疗条件有限,虽然注射了退烧针,她却依然昏迷不醒,后来送到涡阳县医院,却因为错过了治疗时间,留下了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这件事一直是李超心头的痛,想到这些,他决定报考医学专业。

“因为常年在农村劳动,我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生病的时候,老乡为帮我恢复身体,曾把留作种子的小麦拿出来(成面给我做面条,可他们生病我却帮不上忙,那种心情真的很苦闷。”李超说,经历了房东孙女生病的事后,他攒钱买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还经常跟村里的医生请教,在萝卜、红薯上练习扎针……慢慢地,生产队的乡亲有些小病小痛,他也可以帮着做些处理。

“可那些都是自学的,毕竟不专业,所以一旦有了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我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李超说,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能想到的报答乡亲们的方式,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们缺医少药的困境,为更多的病患治疗伤痛。

带着这样的决心,李超发愤图强,经过突击复习,最终考入了蚌埠医学院。如今,30多年过去了,李超一直在践行自己的承诺。尽管在专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医学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瞩目,他却始终坚守在为基层群众治病的岗位上。

5月21日,正值李超坐诊的日子。清晨7时30分许,当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骨科专家门诊时,门口已聚集了几十名来看病的患者。“李主任医术好、心地好,对病人态度好,我们那儿很多人都知道。老伴腰不舒服,我带她来看看。”排在队伍前面的颍泉区伍明镇苏集村村民齐振义对记者说。

李超详细询问了齐振义老伴的病情,并仔细查看了疼痛处,心里有了底,开始开检查单和药单。当看到检查单时,齐振义一边掏兜,一边嘴里喃喃地说,“我记得早上带了几百元在身上啊。”“没事,大哥,你先按照我开的方子拿药,片子可以不拍,如果恢复得不好,下次再来拍。”看到老汉急迫的样子,李超安慰道。看到老两口拿着单子放心离开,李超又开始为下一位患者看病。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医疗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广大农村,许多人来市里看一趟病很不容易,有的可能提前一天就要赶过来。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想尽可能地多看几个,多帮大家解决问题。”下午1时30分许,李超开出上午班的最后一张诊断书,随后匆匆离开门诊,骑上自行车就往家里赶,“吃完饭还要尽早赶回来看诊。”

对待病人,除了有热心、耐心,李超还有一颗仁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来自太和县方庙镇司瞳村的小男孩张梦威,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5月19日,刚做完脊柱侧凸畸形矫正手术的张梦威还处在恢复阶段,每天都守在病床前观察情况的张朝志看着儿子恢复得越来越好,内心充满了感激。

“我们是普通农民家庭,虽说这些年外出打工攒了些钱,可刚开始听说孩子这病要花十几万,我夜里都愁得睡不着,甚至想过放弃。多亏了李大夫,孩子才能这么快得到治疗。”张朝志说,当初他只是听说市人民医院的李超大夫可以治这个病,就带着孩子来检查了一下。“没想到李大夫告诉我可以帮助申请大病救助,新农合按比例报销后,只需两三万元就行。我当时还不敢相信,直到现在孩子顺利做了手术,大病救助的申请也成功了,才松了口气。李大夫真是大好人。”说到动情处,张朝志激动得不能自已。

李超告诉记者,最初研究脊柱侧凸畸形矫正这项高难度手术的原因,就是想让广大病患不用到大城市也能看这种病。而在手术探索成功后,为帮助患者节省治疗费,他坚持手术时全部采用国内制造的材料,还积极向卫生部门申请,最终将这项手术纳入了医保大病救助范围,将报销比例提高到75%。“在大城市需要花一二十万元做的手术,在市人民医院只要花七八万元,还能报销75%左右,这样,即使家庭困难的群众也有机会接受治疗。”李超说,从决定做医生开始,他就决心尽己所能为病患减少病痛,他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孜孜不倦,潜心探索,勇攀医学技术高峰

有了坚强的动力,30余年来,李超在医学道路上不畏艰险,不断探索,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作为一项与人的生命打交道的学科,医学的探索道路异常艰辛。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经过五年的学习,从学校毕业的李超主动要求回到阜阳市人民医院,也就是当时的专署医院。因为是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正值医院人才青黄不接的断层期,李超刚进医院就被分配到了骨科。

“虽然在学校学过骨科知识,可距离专业医生还有很大差距,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了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李超说,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购买了许多骨科医学专著,白天上班,晚上就研究专业知识。为挤出更多时间学习,他吃住都在医院,抓住机会就跟经验丰富的医生请教;骨科类的任何手术,他都会想办法挤进手术室观摩、参与。通过不断学习,李超很快适应了骨科的工作,第四年就被派到上海瑞金医院进修。

在瑞金医院进修的一年里,用废寝忘食形容李超的学习状态一点也不为过。“我知道机会难得,希望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知识、学习新技术,为家乡骨科治疗打开新局面。”李超说,那一年,他像海绵一样吸取着各种专业知识,并努力将所学应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

颈椎复位手术是李超进修归来推动的第一项全新技术。“上世纪80年代,作为市级医院,我们骨科的治疗方式还很落后,稍微复杂些的手术都没法做。当时一名叫张山的红旗机械厂工人需要进行颈椎脱位复位手术,我做好了准备,向院领导打了很多次报告都没有通过。”李超说,当时许多人劝阻他,觉得他刚从大医院学习回来,前途无量,万一手术失败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可倔脾气的李超不信这个邪,“如果学到的技术不能应用在治疗病人上,学得再好又有什么用?”于是他提笔再次写了申请报告,最终院领导被他的执着打动。

时值八月,酷暑难耐,手术室内没有空调,气氛也十分紧张,但穿上手术服的李超却信心十足。“当时科里所有的老专家都上了手术台辅助我,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成功。”李超说,那场手术进行了近6个小时,他每一步都做得很小心。手术结束后,一身衣服都湿透了。

“出了手术室,刚宣布手术成功,张山的老父亲就直接跪到了我面前。我把老人扶起来,看到他感激的目光时,瞬间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坚持都值得了。”李超说,那次手术的成功增强了他探索新领域、新技术的信心,也鼓励了科内的其他年轻医生。大家同心协力,在随后的数年里,研究出了椎管狭窄手术等几十项新技术,许多成果在全国得到推广,至今仍在应用。其中腰椎管狭窄两侧开窗减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课题还获得了1998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所在的骨科也于1997年被省卫生厅评为首批临床特色科室。

面对荣誉,李超从未自满,也从未停止过对新技术的探索。2005年,他所带领的团队又瞄准了另一项高难度手术——脊柱侧凸畸形(罗锅)矫正手术。这个素有骨科“皇冠手术”之称的技术,由于难度大、风险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病人瘫痪,甚至丧命,许多大医院都望而却步。

李超对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的情况一直有所了解,可真正下定决心开展技术攻关,还要从2005年的一个病人说起。“那天我接诊了一个名叫张果的16岁小姑娘,她双肩一高一低,躯干向右倾斜,驼背畸形严重,整个脊柱呈150多度S型畸形。”李超说,当时张果的家人几乎是在向他哭诉:因为从幼时身体就开始严重扭曲变形,张果夜里不能平睡,白天行走也很困难,身体发育也不健全,16岁的小姑娘身高只有1.42米,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张果的家人曾带她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看过,可因为孩子脊柱畸形太过严重,大医院都没把握治疗,我也没能给她带来希望。”李超说,当时小姑娘离去的背影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想到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患者一辈子都直不起腰,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

2005年,经过深思熟虑,李超向省卫生厅申报了有关脊柱侧凸畸形的科研课题,得到省卫生厅的支持,被批准为重点攻关课题。“当时我的压力很大,试图到几家大医院学习、参观手术,但都被拒绝。我只好带领本科室团队从最基础研究开始着手,自己摸索。”李超告诉记者,在科研条件艰苦、经费不足、待遇低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咬着牙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研究。

“白天有时间,我们就在动物身上实验,晚上就托熟人到有条件的学校实验室解剖尸体。”李超说,八九月份,尸体散发出的刺鼻气味把人熏得头昏脑胀,可为了找到治疗的突破口,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一个多月艰苦摸索,无数次的实验研究,终于获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2007年6月22日,李超像往常一样站上了手术台,采用自己发明的经后路胸膜外松解胸椎间隙联合截骨技术,为张果进行了首例重度脊柱侧凸畸形手术。“那场手术对我、张果和医院来说都是一场冒险,可不管是病人还是医院都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和信任。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我开始了手术。”李超说,那场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进行到次日凌晨,16个小时中,他用自己发明的椎弓根导向器在弯曲变形的脊柱打钉子,用独创的松解术与截骨技术改善了脊柱柔韧性,突破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最终完成脊柱畸形矫正。这时需要麻醉清醒试验,只有唤醒病人检查双足能否运动,才能排除下肢瘫痪的可能,证明手术成功。

“当时张果清醒后只能动手,双脚过了十多分钟都不能动。整个手术室的空气都凝固了,所有医生、护士同时把紧张的目光投向我,我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以为手术失败致病人下肢瘫痪了。”李超说,他当时心如刀割,转身面对墙壁,只能暗暗为病人祈祷。又过了几分钟,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快看,病人的脚动了,李主任,病人的脚动了……”

“那时我仿佛在做梦,马上转过身,看到病人的双足真的在动,泪水瞬间夺眶而出。”李超回忆说,手术期间,为节省时间,减少病人出血,他们连续在手术台上站了16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也未进食,最终获得了成功。

术后,张果的脊柱侧凸矫正率达到79%,超过国内平均59%的水平。两周后,她就开始下床行走,挺拔的腰杆让小姑娘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多年来不愿照镜子的她,每天对着镜子美滋滋的。“出院时,她搂着我的肩膀说,以后再也不怕别人歧视了,因为她也可以挺起‘脊梁\’做人了。”李超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经常研读马列著作,马克思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事医疗科研也一样。这30多年来,我没有一刻松懈过,我要向全世界证明,即便是我们这样条件有限的市级医院,只要通过刻苦探索也能为人类医疗事业作出大的贡献。”李超说,截至目前,他已帮助1000多名脊柱畸形病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他在脊柱矫正手术上取得的成绩还获得了国际认可,相关学术论文先后在美国、德国著名医学杂志上发表,他本人也受到美国加州大学邀请,前往美国 UCSF 脊柱外科中心开展学术交流访问,使得他的科研成果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造福了更多患者。

敬业爱岗,鞠躬尽瘁,为医疗事业发光发热

尽管现在的李超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骨科医疗专家,可他仍奋战在医疗一线,每天为基层患者解除病痛。在记者跟随李超采访的几天内,他几乎没有业余时间。坐诊期间,每天从早到晚,要接待近百名患者。其余工作日,他不是在病房查房,就是在手术台上。晚上回到家,还要撰写学术著作。用家人、同事的话说,他就像个旋转的陀螺,永远停不下来。

“从我到医院的这几年,几乎没见过李主任休息,他连周末都在医院值班。每例重度脊柱侧凸手术时间均长达10多个小时,我们很多次劝他中间休息一下,可他却说,自己休息,病人在流血,这说不过去。”李超的学生、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李海江告诉记者,他曾看到李主任做完手术,靠在墙边就睡着了。

“老李敬业是出了名的,据我所知,因手术中长期忍饥、精神高度紧张,老李患上了胃溃疡,有时手术中间胃痛发作,豆大的汗珠就直接往外冒,可他总是咬紧牙关坚持做完手术。”同事付青松说,他曾遇到过李超两次胃粘膜脱落,出了手术室就倒下了。

靠着这股敬业精神,李超带领的团队通过一例例成功手术,用6年时间就赶上国内外一些名校20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刻苦攻关,他们对脊柱手术入路、松解方法、截骨矫形技术进行了创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畸形矫正率,将国内外治疗重度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率由58%提高到76%。

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邱贵兴院士为首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李超的脊柱矫正技术为国内首创,其技术和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推广价值。该课题先后在美国脊柱外科杂志及《欧洲脊柱外科杂志》发表两篇 SCI 论著,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技术创新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北京、浙江、湖南、河南、山西等10多个省市得到良好的推广应用。2010年,李超有关脊柱侧凸畸形的科研课题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继1998年来李超第二次获得该殊荣,也是迄今为止阜阳市在省科学技术奖励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老李身上既有当代知识分子奋勇拼搏、不断创新的精神,又有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魄。这么多年,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当成普通技术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骨科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说到李超,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高学中给予很高评价:他不仅是一名技术高超的医生,更是一名心系发展、胸怀大局的好职工,每年都会在学科发展、学科管理等方面向医院提出一些很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他曾说过,自己已经快60岁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培养更多人才,把自己的主任位置让给更出色的年轻人。

当记者与李超谈及让位之事时,他却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我只是名普通的医疗工作者,如果能为提升本地医疗水平尽些力,那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了。”李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正一方面抓住时间,尽量多看几个病人;一方面利用晚上时间,将自己的多年心得整理成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脊柱手术学》。

“国内关于脊柱外科学的书籍有20多本,但都是理论专著,没有一本是关于实际手术操作的。我想填补这一块的空白,就把自己20多本医疗笔记的精华和在手术中总结的经验拿了出来。目前,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已接近尾声,今年9月前后将出版。”李超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希望《脊柱手术学》这本书成为他医学生命的延续,能为同仁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新闻推荐

记者冯启俊通讯员宁克忠太和县森林公安局民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宁克忠)6月22日,太和县森林公安局民警成功破获一起非法收购野生蟾蜍案件,现场查获即将非法外运的活体蟾蜍2800多只,目前,这些蟾蜍已经在沙颍河湿地公园放生。   ...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