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害怕社交活动叛逆性格表现严重甚至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

阜阳日报 2014-05-14 10:14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高楠 见习记者 朱艳明 杨燕

害怕社交活动、叛逆性格表现严重,甚至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由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种种表现,正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苦恼。

“从目前我们接受的咨询情况来看,中小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呈多发态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春霞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学习、生活的“罪魁祸首”之一。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怀,解开其“心病”所在,已经成为社会教育急需破解的难题。

小“门诊”半年迎来百余家长“病急投医”

   家住太和的小芬(化名,)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一直是父亲的骄傲,中考时,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太和县某重点中学。然而,上了高二以后,小芬却突然要辍学。为了解开孩子的心结,小芬的父亲不惜“长途”跋涉,只身从太和徒步赶到阜阳城区寻找良方……

因孩子的“心病”影响学习、生活,父母心急如焚、病急投医。这样的不幸经历,正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里上演。

肖春霞介绍,去年十月份,她所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才正式成立。但是这个只有几个人轮流兼职“坐诊”的中心,自成立以来,却接待了至少百余位家长带孩子前来求助,特别是今年三月份以来,前来咨询的家长人数明显增多。

肖春霞及同事们的“超负荷接待”,反应出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现象。

“虽然有部分家长开始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但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阜阳三院副院长、临床心理科主任刘云介绍,据他了解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达到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学习交往成为心病“重灾区”

   “不知道就怎么像变了个人一样,不想跟人说话,就好像厌世一样。”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前不久,一位家长前来求助,自己的孩子以前一直活蹦乱跳的,但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性情大变,不爱学习,更不爱与人交往,甚至表现出厌世的症状。

记者了解到,随着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增多,学习和交往,已经成为影响最为明显的“重灾区”。

肖春霞介绍,从她接触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初中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群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集中,在行为和情绪上通常表现为交往障碍、厌学、逆反、与父母关系紧张,甚至因此而产生了手机瘾、网吧瘾、早恋等各种不良行为或表现。以近两个月为例,中高考即将来临之时,由于这样那样的压力或因素影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也明显增多,与之成正比的是,从3月份开始,来她所在中心进行咨询预约的家长人数,也大幅增加。

“这并不是说学习就是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肖春霞介绍说,据她了解,前来咨询孩子心理问题的家长占多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长平常并没有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太多关注,之所以前来咨询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因为其孩子出现成绩明显下滑或有厌学情绪、厌世等表现或行为。

解“铃”须家庭学校形成合力

   “家庭和学校等方面的影响,是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刘云看来,影响孩子心理变化的因素中,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气氛和家庭客观环境的良好与否,特别是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是否正确,直接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像存在父母离婚、再婚、丧偶、分居等结构缺陷的家庭,难免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阴影。”刘云说。然而,很多家长极少给予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太多关注,导致错过了及时解开孩子心结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和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场所——学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绝大多数青少年每天的在校时间,都有好几个小时,学校的学业压力、教师素质、学校同辈群体等等,这些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

刘云建议,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家长要主动改善家庭氛围,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改变对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错误认识,学会与子女情感沟通,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并配合专业人员对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进行矫治。同时,和学校一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业环境。

此外,作为学校的家长和老师等,也应该主动帮助孩子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尽量避免孩子受不良社会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新闻推荐

持假证开车 报错名露馅

本报通讯员 张飞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