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畏病魔 坚守讲台21年

阜阳日报 2013-10-30 10:53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冯启俊通讯员刘永培

暑假里,时刻乐老师到县教育局开会。上楼,左边是村支部书记、右边是学校校长搀扶着;下楼,时刻乐不愿再辛苦照顾了他一上午的两个人,坚持扶着扶手往下挪,10厘米高的楼梯台阶,每下一步都要引发全身颤抖。

患上严重股骨头坏死21年来,时刻乐就这样一步步地挪上讲台,坚守在乡村学校。

8月6日,省教育厅公布2013年度“安徽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时刻乐老师名列其中。

患病挡不住登上讲台的脚步

   47岁的时刻乐,由于大腿两侧股骨头坏死,腿伸不开,他的双腿交叉着缩在椅子下。

1966年,时刻乐生于太和县原墙镇刘老寨时元村一户普通的农户家。1986年初中刚毕业年仅20岁的时刻乐,踏上刘楼小学的三尺讲台,开始了他的民师之路。

查出这个病,是在21年前。那时,时刻乐已腿疼了一年多。“疼得受不了就吃点止痛药。”但止痛药没能阻挡股骨头坏死走向晚期。

时刻乐的抽屉里,有许多医疗单据。其中,一张2011年的医院诊断证明上,医生建议一栏潦草地写着:住院,不能参加劳动。这已不知是第多少次医生如此建议了。

20多年的求医路,住院、请假,一直是时刻乐避讳的。“家里没钱,学校没老师。”他吃的药,一度需医院每月寄来。

时刻乐办公桌上没有茶杯。患病后,上厕所成了时刻乐的难事,“上一次厕所,加上来回在路上的时间,要半个小时。”他克服的办法就是不喝水。“一天都不喝。”嘴唇有些干裂,他舔了舔,不一会又干了。“渴急了,就漱漱口,再吐出来。”

时刻乐有两节课连上的“特权”。课程表上,红笔标注出他每周的16节课,都是连堂。“他去教室不容易,就一直待在那。”老师们说,没有残疾人电动车的前10年,从办公室到教室不足百米的路,时刻乐要挪8分钟。

拄着棍上课他很骄傲

   对时刻乐来说,登上讲台是又一个“难关”。他要背对黑板,双手按着讲桌,脚慢慢抬起,身体微微腾空,才能登上讲台。

登上讲台后,时刻乐拿起身边的木棍。木棍不过手指般粗,却是时刻乐的“拐杖”。上课时,他要一手拄棍,才能站稳。

为了方便时刻乐上课,学校安排他只带教室在一楼的一年级。但一年级的孩子并不好管,且班里80%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有一次,学生王小虎上午没到校,家长也没打电话请假。时刻乐让数学老师上课,他则骑着电瓶车去这个学生家。刚到门口,一条大黄狗就猛扑了上来,吓得他掉头要跑,却摔倒在地,家长循声出来了:“来要饭太早了吧,不怕狗咬着你啊!”时刻乐一头雾水:“王小虎怎么没去上学?”家长才知道他是孩子的老师。一脸尴尬地道歉说,孩子生病了。

教学上,时刻乐有自己的方案,从不给学生的作业打叉。“赏识是最好的教育。”时刻乐说,他批改学生的作业先采用“预批改”,后采用“面批改”,就是对学生作业先逐本逐题地看,发现错误的就对学生当面指导,并让学生及时纠正后再打上对号,他的学生作业中从没有错号。“这样不仅呵护了孩子的童心,而且拉近了师生情。”

自任教以来,时刻乐所带班级在镇级统一检测中始终处于前列,自2002年以来的十多年,他年年取得全镇第一的成绩,“于是人们有点开玩笑地叫我‘时第一\’。”时刻乐很自豪地告诉记者。

摸着办公桌上放着的一沓毕业照,时刻乐很骄傲:“我走不出农村,得让孩子走出去。”

妻子是他的另一个“拐杖”

   时刻乐的“拐杖”,不止木棍。11点20分,学校隔壁村的工地上,48岁的葛俊凤手持铁铲和着水泥,还有10分钟,她才放工。放工后,葛俊凤会更忙:做饭、端饭、洗碗。时刻乐去学校后,她再重返工地。雨天,她还要把时刻乐背过家门口那段泥路。

20多年来,葛俊凤一直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时刻乐病倒后,她拉着板车,跑遍十里八乡为他求医问药;曾经,时刻乐去学校的4里路,也是葛俊凤最熟悉的:她拉着板车,他坐在车上。下雨时,她蹲下,背起他缓缓走向学校……

“他想上课,再累也得支持。”葛俊凤声音很大,说起从前的苦日子,她也会爽朗地笑笑。皮肤黝黑的她,在别人眼里很能干,但很少有人知道,二尖瓣狭窄的心脏病,随时会要了她的命。

时刻乐不止一次提出不让妻子再做工,但她说,工资从每天28元涨到了如今的50元,够家里“吃盐买菜”的了。

在刘楼小学,时老师是唯一一位职称是小教一级的老师,因为以前是民师,学历低,晋级时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现在他的工资也只有1989元,家里开支又大,尤其是他和妻子高额的医疗费,但他从没向学校张过一次口。如今,儿子上了大学,时刻乐夫妇觉得,苦难正在远离他们。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什么是惊天动地?

“时老师家里困难,下雨媳妇背,晴天媳妇拉,感动着我,我总是觉得对不起他。”校长陈国华说,但学校686名学生只有13名教师。

时刻乐说,他一走,就会又少一位老师,“只要能挪到讲台上,就会坚持教下去。”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什么是惊天动地?就是一天两到校,把学生都带成第一。”陈国华抹着眼泪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一大早颍州区颍西办事处戴营村种植大户高见光就急

本报记者 高楠 通讯员 吴向阳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