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收辫子”收出个富裕村太和港集村九成村民靠加工毛发富起来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10-30 11:53 大字

[摘要]太和港集村九成村民靠加工毛发富起来

“收头发辫子……”在农村,经常能听到这带着浓厚乡音的吆喝。在太和县马集乡港集村,长年有数百个这样的“剪刀客”活跃在全国各地,走街串户收购毛发,运回老家制成成品后再销往世界各地。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毛发加工专业村,探访港集人毛发堆里淘“黑金”的幸福生活。

午后时分的港集新村,一排排别墅式的村民新居静默在斜阳下,农村常见的扎堆聊天、打牌的场景在这里难觅踪影。“都在家里忙着呢!”随行的村支书刘建立笑着说。果不其然,记者随意走进一处庭院就是一个家庭式的头发加工作坊,房里堆放着一包包毛发原料和半成品,几个工人或埋头加工头发,或来回穿梭搬运,一派繁忙景象。

作坊的主人李林是港集村港李组人,今年26岁,打小家里就开了这个毛发作坊,初中毕业后他还专门到河南许昌的大型发制品企业学习取经。他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很多人只是收购毛发,然后卖给外省的加工厂,利润很低。现在,家里主要是搞加工,常年聘请五六个人,每天生产毛发半成品100公斤左右,“一年赚个几十万没有问题。 ”“像这样的作坊式生产户,全村共有100多个,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 ”刘建立从旁插话。

像李林一样,村里很多人都曾到河南、山东等地毛发加工企业“卧底”学技。他们不仅带回了技术,还挖来了很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在李林家,记者遇到河南许昌来港集打工的刘改芹,44岁的她是李林高薪聘请来的师傅。“在这边有做不完的活,收入比家里还高,老家很多熟练师傅都在这边干! ”

离李林家不远,就是港集村发制品工业聚集区,全村37家人发制品公司,目前已有8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很多是由过去的家庭作坊发展而来。工业区第一家企业便是刘建立创办的发制品有限公司。记者走进繁忙的车间,浏览了一遍假发生产的流程:先把毛发放在一种酸液内过一下,叫做“吃酸”,然后再晒干打捆,放入离子水内“泡个澡”,再放在铁板上捋顺烘干,最后送到车间加工成发把、发帘等产品。 “像这样3米长的发帘出口到欧美可以卖到20美元”,刘建立拿起一件成品告诉记者。

刘建立说,目前发制品工业区能够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他的厂里就有70多个工人,基本上都是本村或附近的村民,熟练工一天能加工10公斤毛发,每天挣150元左右,每月能拿4000多元。因此在港集村,青年人很少外出打工,都在家庭作坊或者家门口的厂里从事毛发收购、加工和销售工作,“全村90%的人都干这个。 ”

除了像刘建立这样的毛发加工厂,港集村还有10多家公司从事境外毛发收购,30多人常年在缅甸、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收购毛发。据粗略统计,整个港集村每月售出各种人发制品200吨以上,月销售额2亿元以上,其中很多产品都是销往欧美和非洲等国外市场,“平时在外国影视剧中看到演员戴的假发,说不定就是我们港集人生产的! ”刘建立笑着说。本报记者程茂枝通讯员张俊国

记者点评:从小货郎到家庭作坊,再到如今的村级发制品企业和工业聚集区,港集人的毛发淘金路越走越宽!港集的成功,得益于他们清晰的发展思路,不断向终端产品靠近,向终端市场挺近,从而一步步壮大实力。依托“一村一品”,打造美好乡村,港集人的实践,值得借鉴!

新闻推荐

太和县中医院推行“先治病后付钱”两年——大部分人诚信 个别人逃费

“先治病后付钱,其实考验了医院的医德和患者的诚信度,医院做到了医德高尚,患者应有起码的诚信,这样政策才能持续推行。这项政策推行两年来,大部分患者都能及时交费,但也有极少数患者病好不交费,不辞而别...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