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阜阳种粮大户渴望合作经营全国种粮标兵葛浩新、全省小麦单产冠军徐淙祥等加入报友合作社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4-17 12:13 大字

[摘要]全国种粮标兵葛浩新、全省小麦单产冠军徐淙祥等加入报友合作社

本报讯 4月13日上午,本报与阜阳市农委联合召开阜阳市种粮大户座谈会。会议交流了种粮大户春耕备耕情况,部署了小麦中后期 “一喷三防”等田管工作,研讨了推动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相关问题。 “组织起来走合作经营路子”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种粮大户纷纷自愿报名加入由本报发起成立的报友农资合作社。阜阳市农委主任李祥亮、本报总编辑陈伟到会讲话。会议由市农委总农艺师杨庆芳主持。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邓坤、各县市区农委负责同志和80多名种粮大户参加会议。

李祥亮在讲话中说,自2004年以来,阜阳市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去年总产达108亿斤,创建并巩固了安徽省唯一的“百亿粮仓”。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增多,解决 “谁来种粮”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大户种粮,包括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等。他们热爱种粮、会种粮。近几年阜阳市种植大户快速增长,大户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二是机械种粮。目前耕种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未来田管、秋季作物也会实现机械化,农机农艺结合越来越密切。三是科技种粮。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结合,提高种粮效益。四是政府种粮。不是政府直接种粮,而是政府出台政策,调动种粮大户、种粮地区、农技人员等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对种植大户如何种好粮,李祥亮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二是走组织化的路子,提高规模经营水平;三是依靠科技,走科技种田的路子;四是多业经营,发展种粮服务组织,提高经营收益水平。他透露,阜阳市政府正在研究出台政策,对规模种植给予扶持。

种粮大户们作了交流发言。本报总编辑陈伟和报友合作社负责人芦伟,介绍了报友合作社成立的背景、开展的活动,引起了大户们的浓厚兴趣。颍州区种粮大户葛浩新种植12860亩土地,是赫赫有名的全国种粮标兵。他拿出1000元入社,高兴地说:“如果没有这次会议牵线搭桥,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为种粮大户服务的报友合作社,我不但自己要参加,还要替俺家的‘小大户\’报个名”。原来,他的儿子葛翔,流转了1227亩土地,也是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太和县旧县镇的种粮大户徐淙祥,曾两次创下安徽省小麦亩产单产最高纪录,他牵头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统一种植小麦4000多亩。他办理了报名手续,当场领取了报友合作社社员证。他告诉记者,小合作社与报友合作社联姻,希望能解决小合作社不能解决的困难。在他们的带动下,30多名种粮大户纷纷递交了入社申请。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今夏油价涨、竞争激烈致机手跨区作业收益减少——“麦客”不太情愿出远门

记者近日在阜阳市颍泉区、太和县采访农机跨区作业准备工作时发现,由于今年油价上涨,再加上人员工资增加,导致部分机手不愿参加长距离跨区作业,不少农机合作社更是缩小了跨区作业半径,转而选择就近的作...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