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地活了,种地的人赚了

阜阳日报 2017-06-20 10:23 大字
编者按 《人民日报》6月19日第四版开设“点赞中国?我这五年”专栏,首篇刊发阜阳故事《地活了,种地的人赚了》。本报今予转载,以(读者。

讲述人:阜阳市颍泉区涌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勇

采访人:人民日报记者孙振

我叫王勇,是安徽阜阳的农民,也是返乡创业者。

回想起来,2015年,可能是我最煎熬的一年。就在那一年,因为天气原因,我在老家承包的果林减产,差点赔掉之前15年的积蓄,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后怕。也是在那一年,在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国家的一项改革开始在阜阳试点,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有底气继续干下去。

这项改革就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简单说就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听起来很专业,可要说它的作用,从我的经历就能看出来。

我2001年到深圳卖手机,积累了10年,2010年回到家乡阜阳继续经营手机生意。有了点积蓄,我想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再扩大经营。在一位好友的推荐下,我引进了山东省农科院研发的包金果(一种梨的品种)优质种苗,准备投资农业,心想再不济,还能比当年混得差?

那时候,村里没啥鼓励流转的政策,乡亲们顾虑也多,我和他们算细账,顶着很多人的质疑,好不容易流转了200亩地。可接下来几年,资金又成了老大难。每年每亩地要支付工人工资等约1200元,肥料、农药等约1200元,农机保养、水电费等约500元,后来地租涨到1200元,再加上设施投入,1亩地一年就要投进去4000多元,200亩地就是近90万元。而果树成长有周期,前几年只是维持,刚开始压根儿没多少收益,一般过5年才能看到收成。

到了2015年,以为终于可以看到回头钱了,没想到却遇到一场倒春寒,200亩果林只结了十几万斤的果子。啥概念?丰收年1亩果林就可以产近万斤果子。这一年,我急得嘴都起泡了。赚钱就更别想了,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我把市区手机销售赚的钱全部投到了果园。家人不理解,让我老老实实做手机生意,我也一度担心,难道几年下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这么坚持到2015年下半年,国家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消息传了过来,紧接着,土地确权颁证在安徽推进,我所在的颍泉区被列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出台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大幅提高贷款额度。

政策好,我当时就拍板扩大流转到500亩地。银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之前只能贷出30多万元,但我凭借流转的土地和地上附着的钢架、喷灌、冷库设施等,当年贷到了200万元。

与此同时,区里鼓励多形式的土地流转,扶持大户规模经营的力度不断加大。地里的塘坝沟渠,政府帮着平整修缮;建设冷库,按相关农业开发项目帮我申请到70万元补助;出台政策,流转500亩以上连片土地发展规模农业的,每亩给予500元奖励,相应地,我流转的土地也一步步从200亩扩大到现在的1320亩。

2016年,区里又出台林权质押贷款政策,凭借颁发的林权证,我又申请到400万元贷款,建了可储藏200吨果子的大型冷库,扩大了流转规模。我们还参与了区里的***,贫困户以5万元以内的小额扶贫贷款入股我们合作社,根据入股额度,贫困户每年可以领到至少1800元的分红;区里推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每带动一户贫困户,每年给予至少3000元分红,我们还能多申请到10万元贷款,财政给50%的贴息。我带动帮扶了147户贫困户,自己有了发展资金,也带着大伙儿一块儿致富。

现在,资金足了,发展好了,包金果也供不应求。今年我又新盖了3个牛棚,打算养270头牛,养的牛可以卖钱,牛粪用来给林地施肥,我打算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上再闯条路。

人物感言 政策释放一分红利,我们就能尝到百分甜头。“睡醒”的土地,让我特有底气。改革帮咱致了富,未来还得加油干。

新闻推荐

田间地头传技术

种是基础,管是关键。连日来,颍东区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向群众传授间苗定苗、适时除草、防病治虫等农技知识,受到群众欢迎。图为6月18日,农技人员在口孜镇洪阳村,向群众传授玉米粗缩...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