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助力凤还巢

阜阳日报 2019-02-15 18:06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李晓峰 张竞 每年有26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连续12年在春节前夕开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作为人力资源大市,阜阳市近年来积极行动,吸引了3.6万人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1万个,年产值约200亿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留下来、留得住、发展好,税务部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便利办税助企业留下来

春节前夕,在临泉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内,返乡创业者黄平磊第一次来办税就收到了一份“大礼”——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所有事项,这让他感到格外顺当。

据介绍,针对返乡创业新办企业涉税事项多、办理周期长等痛点,市税务系统将纳税人首次办税涉及的登记信息确认、网上税务局开户等13项涉税事项打包整合,推出“套餐式”服务,实现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结。

今年32岁的黄平磊在回到家乡临泉县杨桥镇之前,是无锡一家模具加工企业的技师,多年的外出务工经历让他拥有了娴熟技艺和一些资金积累。但他心里,一直有个回乡创业梦。

“在之前的‘接您回家—圆梦在家乡’返乡创业政策推介会上,家乡税务人员的一番话,让我有了回来的决心。”黄平磊说,目前,他投资40余万元建起的模具加工厂已正式投产。“借助以前积累的销售渠道,已往芜湖、南阳发走两批模具了,还带动了周边13户贫困户进厂务工。”优惠减免让企业留得住 不仅要让返乡创业者留下来,更重要的是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留得住、发展好。市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2014年初,在外打拼多年的张瑞回到了家乡颍州区。5年来,阜阳市金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发展成为当地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229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直接带动当地贫困劳动力460多人稳定就业。

谈及过往,张瑞感慨地说:“这几年来,办税越来越方便快捷,各项税收减免政策也不断出台,我们累计享受各项税收优惠310多万元,企业将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让我们在同行业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

像张瑞一样返乡创业不断使企业发展壮大的,还有科技创新带头人贺杰。2014年,贺杰投资2000万元成立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经过5年发展,已成为安徽省内唯一一家集电梯、智能车库同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维保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2018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6万元,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2.5万元。”贺杰告诉记者,在税务部门和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已获取专利59项,在申请专利35项,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税融通”缓解企业融资难

在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市税务部门始终关注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税收职能及时帮助解决。

“我们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客户回款周期长,自有资金又不足,旧设备不能升级换代,订单来了都不敢接。”谈起企业过往的发展历程,返乡创业人员、临泉县捷利泳装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希友满是感慨。

当地税务部门在开展“四送一服”活动中,发现该公司能按时足额申报纳税,纳税信用属于B级以上,符合“税融通”贷款条件后,及时帮助该企业向金融部门申请了“税融通”贷款,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不到3天时间,260万元工行贷款就到账了。”王希友告诉记者,利用这笔资金,公司新添置了20台进口设备,建起了新品研发中心,接了3笔大额供货合同,企业发展越来越红火了。阜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平表示,将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落实好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筑巢引来金凤凰”,吸引并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

新闻推荐

贫困户圆了创业梦

本报记者杨燕通讯员刘坤明韦玮近日,记者在临泉县黄岭镇彭寨村一处民宅见到了李得良。虽然他腿脚不太灵便,但一刻也没闲着,一...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