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百姓欢欢乐乐奔小康

阜阳日报 2016-05-07 07:04 大字

[摘要]临泉县文化惠民纪实

  本报通讯员 史万春 任学龄

4月26日,40多位阜阳老新闻人来到临泉县刚完成布展的魏野畴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教育,接着又驱车韦寨镇向新建成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表示敬意。县委宣传部张浩介绍说,该县在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同时,还对全县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恢复扩建,县博物馆、文化馆异地重建,乡镇里4处农民文化乐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发动社会力量建设的牛庄乡农耕文化民俗博物馆、谭棚镇的毛笔博物馆、板桥镇的肘阁、抬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韦寨大型杂技传习基地等都已开展正常的民间文化活动。“这些不仅为我们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增光添彩,也为扶贫攻坚中全县人民凝心聚力。”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临泉县以健康向上的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作为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采取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等文化惠民服务。

临泉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好几处在我党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革命遗址散落乡村。近年来在国家的持扶下,临泉县投入数千万元,建成地处韦寨镇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地处老集镇的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魏野畴革命烈士纪念馆也已建成,即将对外开放。还有两处革命烈士遗址也正在规划筹建中。这些红色文化正在教育着临泉人民热爱共产党,永远跟党走,成为临泉脱贫攻坚的力量源泉。

近年来,临泉县在国家和省扶持下,投入1240万元,恢复扩建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使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达300至400平方米,室外活动均在1000平方米,各文化站设“四室一厅”,集学习阅览、娱乐健身、技艺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为开展农村各类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县图书馆常年坚持对外免费开放,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年接待读者70多万人次。县博物馆、文化馆在新馆尚未建成情况下,坚持送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

针对人们喜欢走上街头巷尾、公园、广场舞蹈、唱歌,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县城结合文明城镇建设,连续开展沟塘整治、绿化美化工程,扩建改建了大小广场10多处,新建大型现代化的城南公园。县里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选择条件较好的杨桥镇刘大行政村、老集镇马寨中心村、韦寨镇韦小庄村、白庙镇鲁阁中心村规划建设了4处“农民文化乐园”,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薄弱问题,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民间文化产业初步形成

   近年来,随着临泉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艺术也呈现勃勃生机,全县拥有民间艺术团队1000多个,他们串城乡、闯南北,走出一条市场化发展的路子。牛庄乡民营企业家李文献投资兴建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征集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生产、生活用品6000多件,现已免费展出,以弘扬农耕文化,提醒人们记住历史,不忘乡愁。地处临泉县谭棚镇的毛笔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分设名人书画、历史起源、制笔原料、制作器具、历代毛笔、工艺展示6个展区,收集各类藏品600多件,展现了临泉毛笔文化悠久历史,前来学习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杨桥镇已建成肘阁、抬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已组织肘阁、抬阁传承技艺培训班4期近百人,不仅为周围农民带来欢乐,还缓解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黄不接的现状。

临泉县已发展杂技、马戏团936个,其中大中型演出团队50个,小型团队675个,还有不具备演出条件的团队211个。全县有国家杂技协会会员15人,省杂技协会会员76人,涌现一批高素质的杂技演艺大师,也涌现了庞营乡耿庄行政村、韦寨镇韦小庄、迎仙镇郑寨、张营乡马楼、黄岭镇彭小庙等10多个杂技专业村。其中在只有780口人的庞营乡王闫庄村民组就有大小杂技表演队56个,每年各队纯收入在8万至20万元;韦寨镇韦小庄村民组35户人家,基本达到一户一车一队的演出阵容,全靠杂技发展致富。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3860万元建设成39600平方米的韦寨镇韦小庄大型杂技传习基地,用于杂技传习表演、研发创新、培训学习。整个传习基地投入使用后,可形成年利润5600万元的文化产业,在这里杂技将成为这一带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的支柱产业。

新闻推荐

麦田里的农技课

本报通讯员 郭国彬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