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凯培见习记者王雪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
本报记者 张凯培 见习记者 王雪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诸如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颍淮大地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日前,记者来到临泉县长官镇柳树沟村,感受精准扶贫为村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养羊养出新希望
暮春的一天清晨,69岁的姚玉明牵着自家的6只母羊,徐徐向村边小树林走去。那里生长茂密的株株绿草,为母羊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天然美食。
姚玉明是柳树沟村的贫困户。眼下,凭借临泉县能繁母羊扶贫项目,姚玉明不仅在经济收入上有了保障,日子也越过越舒心。
在2015年之前,姚玉明和老伴儿每年仅靠着家中的两亩薄田生活。田里活儿不多,姚玉明时不时就东转西转去打麻将;家里收入少,两口子没少因为缺钱而生气。
“现在可顾不上这些了。”姚玉明说,他每天早上起来就是打扫羊圈、带小羊羔外出觅食,晌午回来还要整修羊圈,所有的心思都在这些母羊身上,哪里有时间再惦记其他事情。
2015年4月份,柳树沟村为他送来了一只能繁母羊,随后他又贷款买了5只,接着合作社又送了一只。随着一段时间的生长,7只母羊生下了十多只小羊。“年前,光是卖羊就收入了3700多元钱;现在,我一共留下了6只母羊,估计今年每只母羊还能再带一窝小羊。”
养羊为家里带来新希望,姚玉明心里明白这个理,在照顾羊上更是不遗余力。姚玉明家里只有两间房,为了给这些能繁母羊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去年年中,他和老伴儿花了两个多月,在房子周边一点一点儿建起了两个羊圈。“羊圈是封闭的,开关设在我们房间里,一来为了增强安全性,二来也方便我照顾小羊。”
市妇联驻长官镇柳树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卫军告诉记者,柳树沟村有一百多个贫困户。2015年,村里免费为145个贫困户发放了145只能繁母羊,要求贫困户第二年返还1只母羊,再发放给其他贫困户,以此形成滚动扶贫机制。“通过养羊,不少贫困户看到了新希望。看着他们日子越过越有劲儿,我们心里也是高兴的。”
干好工作有奔头
在柳树沟村说起扶贫,亚泰包装帮扶残疾人就业的事儿不可不提。日前,当记者来到基地时,只见十余名工人正忙活着粘贴纸盒。折叠、抹胶、压制……经过工人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后,一个个包装盒便制作完成了。
村民刘芸(化名)患有小儿麻痹症,前几年外出打工,她没少因为身体缘故遭人嫌弃:“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要我,而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技能,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亚泰包装解决了刘芸的就业难题。如今,她每天在基地工作六七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可以挣到一千多元工资,不仅收入上有了保障,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这里工作的都是残疾人,大家都能相互照顾和理解,感觉上也比较舒心。”
“不光是工资待遇好,企业还将为我们购买了‘五险一金\’,进一步解除了咱们的后顾之忧。”现场一位村民接下话茬说。
据介绍,为进一步帮助贫困户脱贫,长官镇与临泉县亚泰包装公司沟通联系,成立了这个扶贫就业基地。由亚泰包装提供原材料和工资报酬,柳树沟村提供工作场地。基地的建成投用,让刘芸等贫困户找到了脱贫新路径。
眼下,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及项目的逐步落实,加上扶贫专干的进驻及爱心企业的帮扶,柳树沟村脱贫攻坚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政策什么的咱不懂,但日子越来越好我是明白的。有工作干,身上就会有力量,未来的生活就会有奔头。”刘芸说。
新闻推荐
于勇主持并讲话 李平等出席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