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树名木讲述阜阳历史文化

阜阳日报 2016-04-28 20:40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实习生 陈敏 通讯员 李智勇

临泉县14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

本报记者 郭海洋 摄

   近日,由市绿化委员会与市林业局编纂的《阜阳古树名木志》一书正式面世。该书分阜阳市地理人文及古树名木概述、古树名木常见树种介绍、各县市区古树名木大观、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古树名木保护大事记及史料、全市古树名木名录等6章,约20万字。以翔实的资料、精美的图片,融科学性、知识性、史料性、趣味性于一身,集中展示了阜阳市古树名木的历史与风貌。特别是书中还收录了大量旧志、文史资料中关于古树保护、绿化植树及相关记述,以及生动的民间传说,更是把古树文化与阜阳文史相互融合,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欣赏价值。

古树名木,一般指人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一株株古树名木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所在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在《阜阳古树名木志》“各县市区古树名木大观”一章太和篇中,记载了在太和县宫集镇刘营村,有株饱经雪霜620余年的老柘树。那么,围绕这株老柘树有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据书中记载,历史上,阜阳历经不断的兵乱烽火、连年的自然灾荒,使人口锐减。在明代时,官方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由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移民迁居阜阳的较多,同时栽植下了许多颇有寓意的树苗,有追念先人,不忘根本之意。而这株“柘树之王”就是刘氏祖先在明洪武年间从山东移民当地时所栽种。据清道光《刘氏族谱》记载:“祖先墓在二郎庙前百步许,有柘树为记。”这株古柘树是刘氏家族在皖北土地上扎根、成长和壮大的历史见证,被誉为“山东移民”纪念树。这株600余年的“柘树之王”,可以说是刘营村村落历史久远的见证。

“抚摸一棵树,感受年轮记录下的悠久历史文化”。在《阜阳古树名木志》中,记载了很多类如刘营“柘树之王”这样的古树名木故事。据了解,该书共收录了古树名木250余株(包括12个古树群)、采用古树名木图片240余幅,荟萃了全市古树名木精华,集中展现了古树名木的神韵。

在阜阳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名宦乡贤,他们也多与造绿植树有着流传千古的佳话。在《阜阳古树名木志》一书中,就记录了这些故事。如南北朝县令成

新闻推荐

阜阳思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青华向客户介绍驾图盒子

阜阳思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青华向客户介绍驾图盒子的实用性能和使用方法。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李昊/文 特约摄影 余波   有车一族的你,是否经历过车子熄火在前不着...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