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结构调整 牵引农业大变革

阜阳日报 2014-11-14 21:04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冯启俊/文 郭海洋/摄

   阜南县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晚秋黄梨种植园。

临泉县兄弟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蔬菜。

颍泉区春江花卉基地恒温大棚内温暖如春。

阜南县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晚秋黄梨喜获丰收。

颍泉区美国薄壳山核桃良种繁育基地现场。

初冬时节,走进颍淮各地乡村,随处可见蔬果满园:晚秋黄梨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延秋辣椒映红了农民的笑脸;遍布各地的温室大棚里春意浓浓,黄瓜等反季节蔬菜即将上市……

近年来,作为农业大市的阜阳一方面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保住了“粮袋子”——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产过百亿斤;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为农民增收找出路,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全省领先。

  林果产业

   各类经济果木林、花卉、园林景观树种已占据新增造林的绝大多数,种出了农民的“摇钱树”

[现场] 这段时间,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的苗少金喜上眉梢——他种植的80亩晚秋黄梨进入收获期,“大的有一斤重,我这是阜南最早的一批梨树,今年亩产万斤以上。客商到地头收购的价格达到3.2元每斤,亩收益两三万元稳稳的。”在梨园内,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副会长苗少金一边指挥人员采摘,一边向记者算着经济账。

今年,阜南县晚秋黄梨喜获丰收,由于产量高、行情好,当地农民赚了个盆满钵溢。“今年约有3000亩晚秋黄梨进入三年丰果期,平均亩产可达万斤。价格方面,富硒梨地头价在3元每斤以上、普通梨约2.5元每斤,种植户亩均收入将突破2万元。”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会长王朝向告诉记者,“现在愁的是产品不够,前几天上海一位客商要签20万斤的收购合同,但我们组织不上来,没办法签。”

在前进村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不时有阜城及阜南县的市民开着车,到合作社购买富硒梨。“这梨吃着又脆又甜,还是健康绿色产品,我今年已经买了好几批送亲戚朋友。”一位前来购梨的市民告诉记者。

效益好还不愁销路,当地农民也尝到了甜头。前进村的刘玉普今年68岁,也是当地第一批晚秋黄梨种植户,“去除成本,6亩黄梨至少收入10多万元,在外打工的儿子见了,也准备回来承包土地种梨树。”

截至目前,阜南县晚秋黄梨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今年新增1万多亩,形成了黄梨专业村48个,规模种植大户195户。而这一切,只是发源于2008年苗少金等几户农民从河南引进的1100棵梨树种苗。“当时心里也没底,几家人分了种苗试种。”在苗少金看来,晚秋黄梨产业的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对于晚秋黄梨产业,阜南县各级都给予全方位支持,仅从奖补资金上看,对于流转土地规模种植黄梨的,不仅县财政给予每亩300元以上的补助,还有林业上的国家造林项目资金补助等,这些奖补很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阜南县林业局营林站站长王海云告诉记者。

在王海云看来,晚秋黄梨产业的兴起,除了政府支持外,还得益于农民种植观念的转变。“果树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不产出。”王海云说,晚秋黄梨的投入与传统种植业大不一样,需要较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投入,一亩地的投入成本要5000元左右,如果种下去不闻不问,很可能会颗粒无收。“而现在农民不仅大量投入,还在黄梨的品质、种类等方面进行开发提升。”

如今的晚秋黄梨产业,已不仅仅是一个水果这么简单。当地农民不仅为晚秋黄梨注册了“

新闻推荐

刘奕云严谨博学的方志专家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