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刘子奎文摄说实话拿到孩子录取通知书时俺心
本报通讯员 刘子奎 文/摄
“说实话,拿到孩子录取通知书时,俺心里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有出息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忧的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的学费一直还没凑够……”近日,临泉县杨桥镇甄庄村双女户李守清对笔者说,“正当俺两口为筹不齐孩子的学费发愁时,村干部专程来到俺家,告诉俺家符合县计划生育家庭子女成才助学救助条件,政府将给予3000元的助学救助金。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俺心里也踏实了!”
李守清的两个女儿自上小学起,成绩就一直很好。今年高考时,在阜阳三中念高中的大女儿李晨,以549分的成绩考取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小女儿李楠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阜阳一中,现读高二,明年面临高考。几年来,为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他们夫妇一直陪读。在阜阳租房子、生活、学费一切都要花钱。为补贴家用,李守清在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每月挣2000块钱左右;妻子在家负责照顾两个女儿的生活。“为了让孩子安心上学,这些年,俺两个一直在家里种地、在城里打点零工,收入勉强够孩子上学和家里开支的,几乎没啥积蓄。”妻子张红侠补充道。
今年,杨桥镇七里村双女户家庭的女儿徐秀云,以562分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父母徐跃帮、郭永敏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说,“闺女给俺长了脸,政府又给俺发钱,俺家真是双喜临门啊!”
据了解,今年杨桥镇共有33名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学生符合临泉县人口基金救助条件。这些考取三本以上的准大学生,每人将获得3000元的计划生育家庭子女成才助学金。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郭国彬 家住临泉县单桥镇梁堂村的韦毅老人年过七旬,退休前在本村小学任教。一年前,他产生了为全家人办一张“家和报”的想法,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传承优秀道德文化,建设和谐幸...
临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