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位支教老师作客本报聊聊支教生活

合肥晚报 2014-07-31 14:14 大字

怀孕四个月,依然坚持支教,她坚强地进行了一次人生有意义的“冒险”;最怕的是一个人回到宿舍,没人聊天没人讲话,看着天花板,抱着手机打发“孤独”;他每天晚上骑自行车驮着一堆作业本,经过感到可怕的坟地,还会遇到野狗,都勇敢地挺了过来……

但支教生活又是有意义的:她们不仅出色完成教学收获了当地人的赞许,特别是学生们的感恩与感谢。她们说:这值得这辈子去回味。

夏海波、李丽、杨有华,他们作为2013年首次选派的合肥市对口支教阜阳市老师,最近结束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回到合肥,来到我们《高新新闻》编辑部作客,与广大读者聊聊她们精彩的支教生活。

怀孕四个月,依旧坚持支教

□夏海波:梦园中学老师,临泉县实验中学支教

2013年9月12日,天灰蒙蒙的还下着雨,合肥市梦园中学物理老师夏海波一个人来到阜阳市临泉县实验中学。她是合肥市高新区前来阜阳支教的三名老师中的一位。

一次勇敢的冒险

推门进来的是一个娇小又瘦弱的身影,没等她走近,坐在沙发上一同接受采访的支教老师李老师赶忙扶着她坐下,“还在支教时她就已怀孕了,现在都四个月了”,李老师解释道,“她怀孕的时候瘦了好几斤呢”。说完,记者才发现,不仔细观察还真的看不到夏老师肚子上的微微凸起。

夏老师是三位支教老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年仅29岁。一年前,年轻的她还在准备着结婚,对于是否去支教,李老师也很挣扎,她从没离开过合肥,离开过家人,对她来说,去阜阳支教真的是一次勇敢的冒险。

“当我第一次阜阳临泉县实验中学的时候,那里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都出乎我的意料,我刚到的那天打扫宿舍一直到半夜十二点中过去了,而且北方人喜欢面食,我也很不习惯那边的饮食”,夏老师说。

回答好有礼物

夏老师在临泉县实验中学教八年级物理,一个班52名学生,一周要上14节课。  谈到工作环境,夏老师感叹道:“在合肥有着先进的教学设备与实验器材,运用的也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在临泉中学没有多媒体,没有实验器材,实验教学只能靠教学课本上仅有的图片,要想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既要面对现实,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为让我的学生学好物理,简单的实验器材我会利用身边可用物品亲手制作,复杂的就联系合肥的学校带过去,让孩子们清楚的了解实验操作,尽管从临泉到合肥需要五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且我坚持每周回来去省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夏老师用平静的语气道出艰辛的事实。

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夏老师决定在每节课上留出五分钟随机抽取三位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由全班票选出最好的回答,然后老师会给予本子、笔等文具作为奖励。一开始学生们都不敢开口,后来经过老师的鼓励,同学们越来越积极,“直到最后就算留20分钟都不够用了”。

从物理课堂到社会课堂

“我刚进入课堂的时候学生们的言行举止穿着都使我很惊讶,我就想在这里我不仅需要教授知识,还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夏老师鼓励学生们多看书,多看报,特地帮他们订阅了当地的报纸临泉时报,甚至是关注安徽新闻,让孩子们接触外面的世界;“我给他们讲要摆正学习的态度,这很重要,不管自己学多学少,学到的就是自己的东西;我还告诉他们什么是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美”。夏老师希望学生能够接收到自己的观念并能融汇到他们自己的观念中去。

陈继芳 王宇

“你,是我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李丽:六十二中语文老师,阜南市第五小学

“我想,我们去支教的意义不仅是上好课,更重要的是让为孩子与外界打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他们灰蒙蒙的世界,懂得思考,不再浑浑噩噩的生活。”支教老师李丽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李丽,高新区六十二中骨干语文老师,2013年作为首次选派的合肥市对口支教阜阳市老师来到了阜南市第五小学,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一年的支教,有困难也有收获;有辛酸也有快乐。

生活上,再艰苦也要适应

虽然在来阜阳之前就做好了环境差,条件差的心里准备,但是真正适应这样的生活也需要时间和勇气。

“一张床,一个桌子外加屋顶上一个吊扇,这就是宿舍;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线,如果我没有手机就真的完全与世隔绝了。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难熬的是,一到晚上整个校园空荡荡,几千人的学校只剩我和另外一个支教老师,还有一对看门的夫妻,我一个人住一层楼,毕竟是女同志,晚上我都不敢出去上厕所(宿舍没有卫生间),洗澡更是只有凉水,睡觉都要抱着手机才感到不孤独。”李丽说,对于这段日子她记忆犹新。

即使合肥与阜阳隔的并不远,可毕竟是安徽的一南一北,饮食、气候都不同,大部分去的老师都或多或少的有水土不服的状况,普遍的拉肚子,而李丽不光是拉肚子,还伴随着严重的过敏现象。“脸上长满了疱,痒得实在受不了趁双休日回合肥配了好多中药带过去调理,整整两个月才好,当时还怕留疤不好看呢!”李丽说,“每次女儿打电话来说想妈妈的时候,那眼泪就止不住了,不过不管怎样,那段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工作上,教语文更教人生

在正式上课以后,李丽发现这里的孩子和自己当老师十八年来接触的城市孩子差别太大了。

教的是五年级语文,诧异的是五年级的孩子竟然不会读书,不会朗诵,读出来的文章没有断句,毫无节奏感,发音更是完全的方言。这时候她想到了《日有所诵》,这是亲近母语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精心编选的诵读教材,在合肥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与亲近母语研究中心联系后,他们热心的免费提供了80本五年级的《日有所诵》来帮助孩子们提高发音和朗诵。每天早晨李丽都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声音来。开始两周是一句一句的教着读,纠正学生的发音,有些小古文边读边翻译,不要求背,只是让孩子们理解,后来学生自己越来越喜欢,不仅读还自己回家背,有的甚至整本书都会背诵。

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支教期限将满,与孩子朝夕相处产生的情谊让李丽还没有想好怎么跟孩子们说时,孩子们却都知道了。

回合肥的李丽还会经常接到孩子的电话,虽然很多时候孩子们打通了电话,不会表达,只是在电话里面“老师、老师……”的亲切叫着,但李丽懂得这种感情。  王宇 陈继芳

母亲生病住院坚持授课

□杨有华:梦园小学老师,阜南县第五小学

中午十一点十几分,阜南县第五小学西校区门前一二百米处一车流量较大的路口,一位老师伴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站在路口的红绿灯旁,每当绿灯亮起,老师就会指挥一批孩子过去马路对面,直到孩子们都安全的过了马路,他才会离开,他就是支教老师杨有华。

杨有华是梦园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去年九月开学伊始,他作为高新区第一批支教老师,按照合肥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来到了阜南县第五小学西校区支教。

母亲生病住院依然坚持授课

阜南地处安徽省北部,生活习惯与合肥有较大差异。“自幼在合肥生长的我,一开始极不习惯,杨老师说,“更为严重的是水土不服,我需要服药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

有一段时间杨老师的母亲因肺炎住院了,可是他选择了留下给孩子们上课。担忧母亲的病情,杨老师只能每天打一个电话问候,只有在周末才能回到合肥去医院陪伴母亲。

作业打包回去改

据悉,杨老师支教时教四年级数学。“我教的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显得习惯松散、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杨老师说,“我从不打骂学生,学生们在背后都说‘杨老师一点都不凶\’”。

刚去支教,杨老师经常把作业带回宿舍批改。有一次,大概七点钟,天已经黑了,杨老师带了厚厚的一摞作业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半路上作业忽然散了开来,“因为太多太重了”,杨老师说。据悉,骑车从学校回到杨老师宿舍要二十多分钟,半路上会经过一片坟地,还会遇到野狗。

“上坡路”还是“下坡路”

“你们有两条路可走,上坡路或者下坡路,下坡路走着很顺,很轻松,可如果你被一时的快感所诱惑,那么你最终会走进泥潭”,杨老师在课堂上这样教育学生,“相反,如果你选择上坡路,比如,你现在作为一名学生,你选择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虽然累了点,但是不管你以后是读大学还是辍学打工,你都能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支教一年,考试时全班九十分以上的人数由刚开始的寥寥无几上升到了十几人,在上学期全县农村学校统考中,孩子们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杨老师拿出五百元钱给全班买了70多支钢笔给与奖励,“孩子们高兴极了,学习的劲头也有所加强”。

杨有华虽是数学老师,但是文笔很好,坚持写日记。在难忘的365天支教生活中,他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胡敬薇

新闻推荐

置办“年货”快来瞅瞅

200多种临泉特产登陆合肥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