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临泉朱腰庄村整治环境出妙招每巷选“巷长” 带头搞卫生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04-25 10:43 大字

“啥是巷长?就是带头搞服务的! ”4月21日,面对记者的疑惑,30岁的临泉县杨桥镇朱腰庄村村民李建英,给自己的二巷“巷长”头衔这样定义。在已经任职的5个多月里,她和其余37名“巷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村里帮农户搞好环境卫生。

“选这么多‘巷长\’,还不是因为咱村里穷嘛! ”村书记王爱民向记者倒起“苦水”。去年10月,该村被定为县级美好乡村示范点,虽然旧村改造步步推进,可环境整治却拖了后腿。 “合并后的中心村有2700多人,到处都是村民丢弃的生活垃圾,请保洁员村里又负担不起。 ”他说,他们想了很多解决办法:定期在村部门口的电子大屏上对卫生情况进行表扬、批评;通过村里的小喇叭宣传环保知识;村干部包片监督……可依然无济于事。

后来,还是到山东学习归来的镇领导给村里出了个主意:将村庄的38条巷道划分开,每条由村民推选出一位“巷长”,由其协助村“两委”监督环境卫生。 “村两委6名成员,每人负责联系几名巷长,一个巷长负责一排20户左右的村民。 ”村主任杨文顶告诉记者,他负责联络7名巷长,主要就是传达要求和上面的政策,具体督促村民的工作均由巷长出面。

作为最年轻的“巷长”,李建英刚上任时,遇着村民乱丢乱放的行为,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后来我想了个笨办法,用行动来感染别人。 ”她说,自己不仅每天都会打扫巷道的卫生,遇上有村民乱倒垃圾,也会默不作声地清理干净。 “也有不自觉的,就得多做他的思想工作。 ”她笑着说,以前没事时就要在巷子里扫几趟,“现在根本不用动手,大家都很自觉。 ”

因为工作难度大,再加上没有待遇,个别巷长也产生了为难情绪。为稳定军心,村里拿出对策:举行一次综合评比,给优秀的巷长和村民发放奖励。“在全体村民统一投票后,我们给获奖的孩子发了书包,给老人和巷长发了被单,还为他们进行了一次免费的体检。 ”王爱民对记者说,村里还组织附近学校的小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统一参观巷容巷貌并打分,“让‘小手\’拉动‘大手\’,也能给巷长们减减压。 ”

如今在朱腰庄村,巷长们还成了群众意见的“传声筒”。去年大旱,村里的十几口水井都打不出水,不少人因此遭受损失。前阵子,市里的领导来视察,九巷巷长郭金殿第一个冲了上去,“俺们村地里旱得厉害,您看能给多打几口深井不? ”他回忆说,当时啥也顾不上,就想着把村民的意见说出来。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又听闻一件趣事。今年春节期间,有个在外打工两年的女孩儿回到家,拍了张照片传到网络上。照片中,大雪纷飞的村庄一角,显得整洁有序,墙上挂着巷长名字的蓝底白字牌清晰可见……她在配图的文字里感叹:“这还是我的家乡吗?真不敢相信! ”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为了重病老人……

“为我父亲办折子,你们跑那么多路,谢谢! ”7月5日,谢法芝老人的儿子再一次表达了对阜南方集信用社员工的感谢。原来谢法芝已年近90岁,常年卧病在床,不能行走,其养老保险存折不慎丢失,谢法芝的儿子6月29日...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