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颍淮大地田野里处处都是绿油油的麦苗但记者来到临
[摘要]本报记者 李方达 通讯员 张浩
4月的颍淮大地,田野里处处都是绿油油的麦苗,但记者来到临泉县白庙镇鲁阁村时,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场景:成片的大葱泛着青色,高出麦苗一小截,三三两两的农民在田间忙碌着。
鲁阁村因盛产大葱而闻名。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鲁海军介绍,很久以前,村民们就有种植蔬菜并拿到集市和县城售卖的传统。“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村民们渐渐发现村里的水土特别适合大葱生长,种出的大葱不仅产量高,而且葱叶味道鲜美、葱白含有甜味,很受市场欢迎。”鲁海军告诉记者,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到上世纪90年代,该村约90%的耕地都种上了大葱,西安、咸阳、绵阳、重庆等地商贩纷纷上门来采购。
进入2000年,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受劳动力减少的影响,鲁阁大葱的种植面积有所萎缩。但得益于种植技术的改进、设备的更新、品种的改良,在鲁阁村“两委”的扶持和引导下,鲁阁大葱的发展势头依旧良好,一些种植户还走上了规模发展之路。
采访期间,记者在一块育苗地里看到,密密麻麻的葱苗生机勃勃、长势良好。前来查看苗情的种植户张克林对记者说,别看这块地不大,育出的葱苗可移栽十多亩地呢。据了解,去年张克林就种了50亩大葱,今年打算继续扩大规模。
目前,鲁阁村仅规模种葱户就有数十户,共流转土地2000多亩。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有10多户,超50亩的约20户。
为提高种植作业效率,鲁阁村民还发明了开沟机等种植大葱的专门器具。“以前种葱,光整地就需要两个人,一人锄沟,一人刨坑,一天最多只能整半亩,效率特别低。”鲁海军介绍说,如今,利用开沟机,一个人一天就能整十多亩地,然后再找一些留守妇女和老人栽种,速度提高了很多倍。
不仅如此,2005年鲁阁村还从国外引进了几种高产大葱,与本地大葱杂交后培育出新的品种,既高产味道又好,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种,进一步提高了种植大葱的经济效益。“一亩地一年种两季大葱,可为村民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走进鲁阁村鲁楼中心村,鲁海军指着家家户户独门独院的小洋楼和水泥路旁安装的路灯对记者说,村里的这些基础设施,相当一部分都是村民们种大葱挣来的。
眼下,鲁阁村人正在着手谋划进一步提高大葱生产水平和效益。“鲁阁大葱好就好在葱叶长、味道鲜,但是长途运输会损坏葱叶,为把葱销得更远就不得不舍掉葱叶。”鲁海军对记者说,统一企业经常来鲁阁村收购大葱,运回去做方便面调料。受此启发,村民们打算在村里建设葱叶的烘干、深加工设备,这样既能提高大葱的附加值,又能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新闻推荐
近日,“临泉在线”网组织部分孩子到杨桥镇桃花岛采摘桃子,送给霞光老年公寓的老人,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孝老美德教育。  ...
临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