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调整结构种大葱

阜阳日报 2015-10-26 08:27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穆从田 谢树军

一大早,界首市芦村镇庞寨村王楼自然村村民王守佳就来到自家的大葱地,查看葱苗生长情况。看到成垄的葱苗白绿相间、挺拔茁壮时,王守佳不禁喜上眉梢,心里盘算起今年的收成来。

“俺王楼村的水质、土壤适宜种大葱,长出来的大葱茎粗、葱白长,特别适宜生吃,辣中带甜、甜中有脆,吃馍、吃面条就口大葱,味道别提多好了,很受市场欢迎。”更让王守佳高兴的是,近几年大葱的市场价格比较可观,他目前共种了1亩地的大葱,去除各项成本投入,年收入可达1万余元,比种植传统的“一麦一豆”效益高出很多。

记者采访了解到,王楼村以前就有种植大葱的传统,但比较零星,规模也不大。近年来,为了让这一传统产业进一步焕发生机,带动更多群众发家致富,芦村镇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产业结构,鼓励土地流转,进一步扩大大葱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使大葱产业成为富民强镇的一项主导产业。镇里通过建立基地,强化服务,为推进大葱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规划建设了以庞寨、王楼、小李庄、巍李程四村为中心的百亩大葱专业生产基地,从山东引进大白皮葱新品种,并积极向群众推广。多措并举之下,以大葱为主的蔬菜产业在全镇迅速铺开,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变为集中连片规模种植。

“大葱不仅是厨房里的调味品,还有防治伤风感冒的功效。由于种植方法简单易学、市场销售看好,现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都很高。”王楼村干部庞涛告诉记者,群众还自发编起了顺口溜,讲述种植大葱的感受:“一亩园,十亩田,大葱种植效益高,群众喜得乐呵呵。”

大葱种植让不少芦村群众走上发家致富之路,带动了更多人投身大葱种植产业。村民纷纷在房前屋后、庭院、沟河路坝、荒废地、田间地头种植大葱。如今,发展大葱生产正在全镇各村悄然兴起,并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新亮点。

新闻推荐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原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安徽省政府决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调整结构种大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