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勇立潮头 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阜阳日报 2015-10-27 08:26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程榭 通讯员 裴忠义

如今的阜阳正屹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潮头浪尖。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多层级资本市场初步形成;大力度推动户籍改革,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圆了安居梦……盘点“十二五”阜阳市全面深化改革成就,令人倍感自豪。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阜阳市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促进发展的关键,重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行政体制改革、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社会文化领域改革等,使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激发了社会活力,增进了民生福祉,推动了阜阳加快发展。

简政放权,释放发展红利

[数字]“十二五”期间,阜阳市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并联审批工作,市本级审批项目由245项减少到94项。积极推行清单管理模式,认真实施市、县两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市本级权力事项由3825项精简到2376项。

[评说]“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市发改委有关专家表示,从去年开始,阜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继续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清理规范前置审批行为、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深化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在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阜阳市全面推行清单管理模式,编制实施市、县两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行为等,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要承担相应责任。”市“两单”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同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举可以让政府部门明确自己的家底,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意识。

针对以前“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问题,今年8月份起,阜阳市分期分批把市、县(市、区)各类行政权力事项和社区便民服务事项进驻到阜阳市网上办事大厅。这意味着,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办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由“个人跑路”到“数据跑路”的转变。“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让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在网上晒出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市政府电子政务办负责人介绍说。

经济领域改革齐头并进,激发发展新动能

[数字]“十二五”期间,阜阳市不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目前,全市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4家,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已达52家;颍泉区、临泉县等试点地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开展;“三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评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发改委有关专家表示,“十二五”以来,阜阳市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颍淮大地迸发着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着创业创富的源泉。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今年,市政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管理等12个方面改革商事制度。

以“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例,以前群众办理“三证”需要经过12个审批环节,提交35个审批要素件,填写166个相关数据,至少5个工作日才能把证办下来。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后,审批环节减少到5个,要素件减少到10个,填报数据只需35个,1个工作日内就能拿到一证三号。

深化金融改革,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农商行全部挂牌运营,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2014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47.5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全省第一;推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新模式,阜阳成为全省唯一的“三农”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基地;积极推动直接融资和企业上市,“新三板”已挂牌企业4家,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已挂牌企业52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8个农商行的成立,对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147.57亿元,是2012年的1.8倍,同比增长22.42%,增速居全省首位;贷款增量连续3年超过100亿元,今年1-8月份新增贷款182.7亿元,全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

推动农村改革,颍泉区、临泉县等试点地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开展。颍泉区还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改变流转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性质和农村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将农村土地经营权及地上附属物作为抵押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贷款。

社会领域改革稳步实施 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数字]“十二五”以来,阜阳市大力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先后实施了阜城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阜阳市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等,阜城累计有11所新建学校、20所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市直5家公立医院全面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运营。

[评说] 看病贵、上学难、公共配套不完善……曾几何时,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一直是阜阳市的短板。对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阜阳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推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基层管理服务创新等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深化改革带来的实惠。

近五年,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2013年,阜阳市发布《阜阳城区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学设施三年提升计划》,计划在三年内投入13亿余元,在阜城新建17所学校,改扩建26所学校,统一配置97所学校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三年励精图治,阜阳教育在“突围”大考中,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阜城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在实施中不断调整扩容,新建学校由原先的17所增加到20所,新增建筑面积由原先的62万平方米增加到88万平方米,投资额由原先的13亿元增加到近17亿元。到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阜城累计有11所新建学校、20所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集团化办学、教育资源均等化等改革措施也不断落实。

近五年,医疗卫生改革成效显著。巩固扩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全面实施“先治病、后付费”诊疗服务,颍州区、阜南县、界首市医联体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首诊在基层,住院在县级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县域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正在形成;同步推进药品改革,市直5家公立医院全面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方面,阜阳市确定了26个医疗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62亿元,阜城将建成“五专五综”医院集群。

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阜阳市出台《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供给保障体系。目前,阜阳城区和大部分县城基本采取环卫保洁、绿化管理市场化;阜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市政府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初步建成,智慧公交系统完成三环路以内站台改造工作,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运营。

推进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不久前,《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引导和促进农业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有关方面表示,这将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市民化,进一步加快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新闻推荐

记者李方达通讯员王海涛日前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

本报讯(记者 李方达 通讯员 王海涛)日前,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开展的2014“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创作活动成果揭晓。界首市文广新局张洪友创作的小品《调研》喜获表演艺...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