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婆婆照顾瘫痪儿媳十五载

阜阳日报 2015-08-18 08:38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陈振强 王芳

三伏天的界首市陶庙镇陶庙村头,坐着不少纳凉聊天的老人。可83岁的村民赵苑氏却坐在房间里,轻轻地扇动着手中的扇子,嘴里也不停地说道着邻里趣事,生怕躺在床上的儿媳张书芹烦闷。儿媳侍奉公婆天经地义,但早在十五年前,这种关系便在赵苑氏和张书芹之间反了过来。

上世纪70年代,张书芹通过媒人介绍和丈夫赵维才结为夫妻。虽然过得并不富裕,但是朴实的张书芹两口都很勤快,生活倒也充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张书芹听说离家20多里地的河南冯营土豆卖得价格高,为了多挣点钱,她和丈夫便商量驾驶自家的三轮车赶去销售。没曾想,由于不熟悉地况,赵维才驾车经过一处弯路时出现意外,坐在副驾驶位的张书芹被甩了出去,重伤不起。

“那时候,家里就我一个劳力了,两个儿子也都未成年。”赵维才告诉记者,虽然家里不富裕,但知道儿媳发生车祸后,赵苑氏一再叮嘱他,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将媳妇治好。尽管为了给张书芹治病,家里花光了多年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但张书芹却再也未能下床走路——由于脊椎神经受伤严重,下半身瘫痪。

张书芹的不幸,让养活全家的重担一下落在了丈夫赵维才身上。为了能尽快挣钱还债、养家,他只好远赴外地打工,而对张书芹的照顾,不得不由年迈的赵苑氏承担。

“刚瘫痪那会,我真想不如死了算了,婆婆都那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要照顾我这个治不好病的人。”回忆往事,张书芹的眼泪仍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告诉记者,为了不再拖累这个家,让老人安享晚年,她曾经用绝食拒绝婆婆的照顾。可是婆婆一直让她放宽心,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婆婆也以绝食抗议。最终,张书芹被婆婆的诚意感动,不再寻死。

一大早起来做饭,然后开始帮儿媳洗脸、翻身,检查皮肤是否有生褥疮的迹象;喂完饭食,还要拿着沾满脏污的被单、尿布刷洗……十多年来,赵苑氏的生活只有一个中心,就是尽自己所能把自己的儿媳照顾好。有一次,赵苑氏听说灶台的灰尘能够防止生褥疮,硬是吃力地钻到灶台下,刮了一大包灰尘,直到将其铺到床上,张书芹这才发现婆婆的身上早已黢黑。

“这哪像做婆婆的啊,她这么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儿媳,即使是儿女又有几个能做到?”在陶庙村,提起赵苑氏照顾儿媳的事,邻里们无不翘起大拇指。

“这十五年,应该是我在老人面前尽孝,可婆婆却忙里忙外为我操碎了心,现在她年纪大了,自己也一身病,我却无能为力。”张书芹难过地说,如果有来生,她一定还嫁到婆婆家,好好报答她的恩情。但是赵苑氏却从未想过如此长远的事,她只想自己能再多活几年,这样就能多照顾儿媳,即使儿媳躺在床上不能动,也不至于遭罪受苦。

新闻推荐

记者杨燕通讯员王瑞经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词学会

本报讯(记者 杨燕 通讯员 王瑞)经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词学会、中国国学学会等有关协会团体、组织推荐,全国人事资质资格考核办公室、中国著作家协会审核,近日,界首市作协理事王海潮被国家文化部等三...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