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邻摆渡十年不收费界首代桥镇农民张国亮善举感动四方
[摘要]界首代桥镇农民张国亮善举感动四方
■本报记者陆杨 文/图
界首市代桥镇南季湾村是一个建在岛上的村庄,泉河绕村而过,岛上400多位村民的日常出行只能靠私人渡船摆渡。可十多年来,岛上村民却没人交过一分钱的摆渡费。
私人渡船为何不收摆渡费?渡船的主人是谁?坚持10年不收摆渡费,他为了什么?带着一系列的疑问,4月1日,记者来到了这处渡口旁,见到了渡船主人张国亮。
撑篙、离岸、发动渡船、掌控方向、靠岸……初见张国亮,记者一直没能和他说上话,他太忙了,短短15分钟,他已经来回摆渡了三拨村民。终于,趁着第三拨村民上岸的时间,记者和张国亮说上了话。
“刚才怎么没见你收他们钱呀?”记者注意到,虽然已经摆渡了三拨村民,但没一个人给张国亮钱,他也没有去要。“从来没收过钱。”“那渡船是政府买的?政府给你发工资? ”记者问。 “不是,船是我自己买的,政府每月补助1000多元油费。”张国亮很坦率。
有油补不假,可张国亮告诉记者,渡船使用柴油发动机,每月的油补经常不够用。既然如此,为何不收取来往村民的摆渡费呢? “乡里乡亲的,不能收这钱,不然人家肯定说我。 ”张国亮的回答朴实干脆。
因为乡里乡亲,就不收钱,那靠什么生存呢?原来,白天的摆渡完全是张国亮为村民帮忙的义务之举,他的生存来源靠着是起早贪黑在泉河里打鱼。 “卖鱼一年能有两三万元收入,基本够补贴家用,不想发财了。 ”说到这时,张国亮憨然一笑。
其实,张国亮早年外出打工,一年是能挣到不少钱的。如果现在每日收取村民摆渡费,他也能年收入五六万元,之所以回乡义务摆渡,和他父亲的经历分不开。
“我父亲原来就在这摆渡,2003年之后,他干不动了,想让其他村民接班,可没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张国亮说,他从小在泉河里“泡”大,看着父亲摆渡至今,对泉河和摆渡的特殊感情让他接过了父亲的班。
正和张国亮聊着,又有村民要过河了,74岁的村民郭九森刚和儿子赶集回来,他们是第四拨渡河村民。“摆渡累着呢,没人能坚持,就只有他父子俩干到现在,而且都不收钱。”郭九森介绍,张国亮的父亲摆渡时一直不收钱,原以为儿子接班后要收,可张国亮同样没收。
摆渡的活累不累,记者在张国亮脸上找到了答案。尽管只有43岁,可张国亮早已满脸皱纹,两鬓也已斑白,黝黑的脸上因为风吹,甚至出现了“高原红”。十多年来,村里人只要过河,不管风吹日晒,张国亮都要到场。
在张国亮简陋的家里,记者见到了他的妻子张秀荣,同样,因为生活操劳,和丈夫同龄的她,白发也早已爬上了头,可她却对丈夫很理解。“他家的传统就是这样,一直不收钱,毕竟是同村人,我们能帮就帮。”张秀荣表示,虽然有很多人背里说过丈夫傻,可她却很支持丈夫。
如今,十多年的坚守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为了更方便群众过河,张国亮将手机号码贴在了渡口边的亭子里,只要一个电话,哪怕在吃饭,张国亮也很快赶来。记者在南季湾村采访时发现,很多村民甚至能背出张国亮的手机号。
“我选择留乡摆渡,也能离家人近点,每天能看到他们我就很满足了。”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张国亮向记者说出了这句话。是啊,在十多年如一日枯燥的摆渡经历面前,这种亲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动力呢?在收费和免费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种淳朴的人生境界呢?
张国亮准备起锚。河水汤汤岁月过往,农家义渡一如既往。
新闻推荐
■ 记者白云磊通讯员 王绍辉居民想获取自己的信用记录,需要到人行办理申请手续,或登陆央行征信系统查询。然而,记者日前在界首采访时获悉,在该市东城街道东顺河社区,居民在当地社居委就可以查询个...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