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代农民的土地情结

阜阳日报 2013-10-28 10:54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马红云 通讯员 陈少杰

秋高气爽的十月,农村人正在忙着秋种。近期,记者在界首市农村采访时,接触到老、中、青三代农民,感受到他们各自不同的土地情结,从中体会到当代农民在劳动就业和生活观念上发生的明显变化。

老年人:土地是他们的根

界首市砖集镇大刘村农民刘新红今年59岁,家里种了6亩地。谈起过去种地时的收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小麦保守估计收获900斤,一亩玉米收获1000斤以上,夏秋两季粮食收益达2000多元。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呢?种子、化肥、农药、雇佣机械等各项支出约750元。如此计算下来,一亩地能挣1300块。刘新红家里有5亩地,一年种地总收入在8000元左右。

“现在,农村时兴土地流转,我家的地也包出去了,一年到头,旱涝保收,每亩地能进账1200块钱。”刘新红对记者说,“虽然现在自己不种地了,但我还是把土地看成咱农民的根。”

记者了解到,当下的农村,像刘新红这样的老一辈农民,经历过饥饿灾荒,知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后,他们在土里刨食,辛苦经营一亩三分地,如此耕作大半辈子,对土地产生了很深的情结。直到现在,一部分农民仍坚持躬耕种地,也有一部分人接受了土地流转,拿着土地承包款,还能为承包户打工,取得租地和打工两份收入,摇身变成了农业工人。但是,无论是否亲自种地,他们都还保留着共同的老观念:土地就是农民的根。

中年人:土地让他们心里踏实

   同在砖集镇大刘村,年逾四十的中年农民刘东林和老一辈农民不同,他的收入不全靠土地。看到当前新农村建设力度大,他自己成立了一个包工队,靠为人建房取得酬劳。

谈起自己对土地的情结,刘东林告诉记者:“这年头,种地都有大型机械,一年忙两季子,也就十来天的工夫;平常时间,都在工地上干,收入比种地高得多。”

刘东林一家有6亩地,一直自己种着。他觉得,有几亩地的收成在,心里更踏实些。“把土地流转给别人种,每年定期拿租金当然合算,也省事。但是,俺吃不透政策,担心土地租出去容易,要回来难,也怕租地的人乱折腾。”刘东林想了一会又说:“如果能规范流转,大家都把地流转了,统一耕种,能确保以后我对土地的使用权,我也没意见。”

记者了解到,眼下,和刘东林一样,一部分中年农民把土地看作是一种生活的最后保障,他们大多数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劳务收入不低,却依然坚持农忙时节回乡务农,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普及,为他们在务工地与家乡之间的自由辗转提供了便捷。他们看重的,已不是种地带来的微薄收入,而是拥有土地的那份心里踏实。

年轻人:不愿返乡种地

   26岁的王涛同样是砖集镇大刘村村民。国庆节期间,他回家探亲访友,秋收秋种也没怎么操心。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从小就没干过啥农活,连家里的地是哪一块都说不准,这辈子也不打算拎锄头了。”

王涛家里有4亩地。从上高中开始就到城里上学,专科毕业后直接去了广州务工,从车间主管干起,三年不到就成了车间业务经理。他说:“从来没想过回乡种地,在外面打工每月收入3000多块,一亩地一年挣几百块钱,相比较之下,选择起来并不难。”

谈到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看法,王涛认为,发展现代农业,靠一家一户种地肯定没有出路,专业化、规模化才是出路。“早晚有一天,土地会流转给那些有实力的大户。咱出门打工的人都知道,单靠土地作为生活保障是做不到的;以后,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应该是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谈起对土地的情感,王涛说:“我不会忘本的,咱就是个农民;但是,谁也没规定农民就是种地的啊。家里的地,父母愿意种就种,不愿意种就流转出去。”

记者感到,如今,大多数见过世面的青年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已经很淡了。他们觉得,种地太辛苦,应通过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改变祖祖辈辈种地的命运。

记者手记:依赖、兼顾、转包——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三代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也在发生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城镇化给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现代农业的发展正在改变着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镇,自主择业,新一代农民实现幸福生活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新闻推荐

小小朝天椒 托起致富梦

本报通讯员 田晓利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