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老师的七个角色

阜阳日报 2019-01-02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杨露琪 曹海虹 2018年12月底的一天,记者来到阜南县苗集镇张古小学时,邵玲正忙着给同学们打饭、盛饭,并嘱咐同学们“小心慢行”。此时,上完课的邵玲一口热饭还都没吃。“现在天气冷,让孩子们先吃,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诚然,在苗集镇张古小学,邵玲是老师、是母亲、是医生……她身担七个角色。提高看家本领

1997年,邵玲从阜南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阜南县苗集镇一所乡村小学工作。“那时,乡村小学英语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学校没有一名英语专业教师。”看着老校长一筹莫展,邵玲接下了英语教学的担子。

在教学过程中,邵玲觉得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还需要很大的提高,于是参加了成人高考。考上阜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后,每次寒暑假,邵玲就带着女儿和婆婆在阜师院附近出租房里学习。那时,邵玲每月的工资只有324元,除了一家的生活开销,还要负担学费,生活得很辛苦。“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再累也不觉得苦。”最后,邵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英语本科学历。如今,邵玲在阜南县苗集镇张古小学教授3年级英语和8年级英语。七个角色的责任与幸福

“阜南县苗集镇张古小学地处农村,许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学校留守儿童占总学生数的75%,他们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照看,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爱。”除了教学,邵玲还是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员和学生的代管家长。很多留守儿童周一至周五吃住在学校,邵玲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已经成为了孙悟空式的多面人。

一天24小时,邵玲分别扮演七种角色:课余生活,她是“邵妈妈”;上课后,邵玲是“保洁员”,孩子入睡后,她是“门卫”;课堂上,她是老师;孩子遇到危险时,她是“警察”;孩子生病时,她是“校医”;给孩子盛饭时,她是“汤奶奶”。

由于邵玲关心留守儿童甚至被误认为是“人贩子”。有一次节假日,很多留守儿童无家可归。看着这些孤单的孩子,邵玲很心疼,她想把孩子带到家里照顾。路上,一位保安问:“你是人贩子?车上拉那么多娃?”一定要邵玲登记下身份证,才肯放她走。 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学生小马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小马寄宿在学校。放学后,看到其他同学被大人接回家,小马都会失落地坐在教室好久。邵玲关注到了这件事,放学后,她都会陪小马一起吃晚饭、写作业、做游戏。晚上,邵玲用热水给小马洗手、暖脚。

前年冬天,雪大天冷,一天晚上,小马洗漱完还不肯离开邵玲的值班宿舍,他说:“今晚想妈妈了,想和老师睡。”听着孩子的这番话,邵玲泪如泉涌,搂着小马。“那时,我知道了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也知道以后该怎样去更好地陪护他们。”邵玲说。

为了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邵玲在留守儿童之家门口设置了“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2010年,邵玲参加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培训,并取得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书。“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爱这一群孩子,我享受作为老师的幸福。”邵玲说。

新闻推荐

生态环境 天蓝水绿 城市宜居

本报记者尚原野实习生赵若薇近年来,阜阳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一年四季经常出现的“阜阳蓝”经...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