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着作画的“敬老院画家” 他全身瘫痪却自学绘画,30多年画了上万幅作品

颍州晚报 2018-09-27 22:36 大字

自幼瘫痪的乡下老汉,却自学识字、绘画。在敬老院生活的30多年中,他总共绘画上万幅。乡间花鸟、老街集市、人物山水乃至连环画插图,都成了他描绘的对象。

日前,记者在阜南县会龙镇,见到了当地人常常去求画的这位“敬老院画家”。

30多年画了上万幅

趴在床上

用变形的手夹着笔作画

吴三瘫今年56岁,是会龙镇于庄村吴庄人。36年前,乡里整修敬老院后,村干部见他们家困难,便提出将他接到敬老院。

记者来到敬老院时,吴三瘫就像往日一样,趴在床板上绘画。他的双腿不能行走,双手关节变形,只能左手按着纸张,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着铅笔一点一点地绘画。

当时,吴三瘫正在画的是一幅鸳鸯戏水图,虽说比不上专业作品,倒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他住的屋里,墙壁上贴满了他的画,大多写上了绘画时间,最早的是绘于上世纪70年代,有山水、风景、人物等,不少绘画还用水彩笔涂上了颜色。

“他做不了别的事,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趴床上画画。”程世杰是会龙敬老院的第三任院长,从他1986年进入敬老院工作那天起,就见吴三瘫每天画画,“按照一天一幅算,30多年,少说也画了上万幅。”

自学写字绘画

全身瘫痪

在教室门口跟着学

吴三瘫的哥哥吴运奎说,小弟出生后几个月,便患了场大病,始终高烧不退。村诊所里的医生看了束手无措,后来到县里医院,才查出他是患了小儿麻痹症。最终全身瘫痪,手脚变形,不能行走。“后来连话都说不好了。”

1968年,吴运奎家的几间屋子被政府办成了学校,他的大姐成了乡村教师,很多孩子赶来上课。“那时候弟弟才6岁,大姐在教室里上课,他就趴在小木床上在门口看。”吴运奎说,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很惊奇发现,吴三瘫会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

大家这时候才发现,屋子后面的空地上、墙面上,被他用砖块画了很多画,有的地方还写上了字。

大姐问他是咋学的,吴三瘫就比划着说,每天她上课时,他就跟着学,学会了画画、写字。村民对此啧啧称奇。

后来,父母就把他送进教室里,跟大家一起学习。

画作成了记忆

有人收藏,有人求画

村民刘斌在镇里做些生意,对他来说,吴三瘫的画是他青春记忆的一部分。

“刚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听说敬老院有个残疾人特别会画画。”刘斌说,那时,每到放学,他就和同学们赶到敬老院,拿出自己搜集的连环画、明星像,请吴三瘫画。吴三瘫也是有求必应,从没拒绝过。

刘斌说,自己和很多小伙伴都收藏有吴三瘫的画,“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记忆。”

在吴三瘫的屋里,记者看到用八开纸装订而成的画本堆积成摞,这些都是吴三瘫平时绘画的随笔。程世杰说,如今经常有爱心人士来看吴三瘫,为他送来绘画教材,还有孩子来请吴三瘫帮着画些卡通人物、明星肖像。

在吴三瘫的画中,记者注意到几幅年代久远的写生,分别是“1972年会龙政府”“1981年会龙小学”等当年的景象。敬老院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指着画说:“真像!当年就是这个模样。”

对于这个小弟,吴运奎一直感觉很遗憾:“如果家里条件好点,能送他去正规学校学画画,说不定真成了画家。”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文 通讯员 田

新闻推荐

阜南苗集草根宣讲 党的声音传千家

本报记者任秉文通讯员李路“打钢板、战鼓催,把我的家乡向你提。谷河一百五公里,阜南城东是苗集。民风淳朴产业旺,盛产晚秋大...

阜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阜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