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4000年,今朝露“容颜” 阜南迎水寺部分遗址发掘完成, 是目前淮河以北已发掘的台墩遗址中保存较好的

颍州晚报 2018-08-02 11:16 大字

备受关注的阜阳“南通道”305省道施工过程中,与阜南县许堂乡大桥村的迎水寺遗址“相遇”,导致遗址西部400平方米被占压。

为此,今年3月至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考古系、阜南县文物管理所对这部分遗址进行了发掘,目前已完成。

清理了103个灰坑、8座房址

据介绍,迎水寺遗址为近圆形的台墩,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此次遗址的发掘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理了灰坑103个,房址8座,墓葬1个。遗址堆积的主要年代为龙山、商代和西周时期。

其中,龙山时期的遗存仅保留有少量的地层和小型房址,属于王油坊类型遗存,距今4000多年。这些灰坑中出土的陶器同时包含岳石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因素,年代应该在二里头文化晚期到二里头——二里岗之际。

商时期遗存是迎水寺遗址遗存中最为丰富的部分,属于早商最晚至晚商最早阶段,发现了较为丰富的房屋、灰坑等。房屋遗存有垫土地基,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房屋南部的灰坑填埋生活垃圾,出土陶器以灰陶为主,器类包括鬲、

新闻推荐

陆空齐发力,阜阳跑出最快速度

从颍州晚报创刊至今,25年,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农业大区,蝶变成一座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