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层医改 “阜南样本”是怎样炼成的

阜阳日报 2017-07-05 10:19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宋玉洁 本报通讯员 张震 周学博/文 本报通讯员 王军/摄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检查患者病情。

在3月份召开华东六省一市安徽县域医共体(阜南)现场研讨会之后,4月、5月、6月,来自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地区的卫计部门、医疗机构相继前来阜南学习医改经验。阜南,成为了全国医改中的“明星”。

6月28日,记者在阜南县采访期间,碰到前来“取经”的池州市青阳县考察团一行,带队的青阳县副县长朱凤英评价说:“阜南县医改创新思维、措施具体、符合实际。老百姓看病不贵、花钱不多,效果很好。”

围绕“大病县内治、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阜南县初步实现了“强县、活乡、稳村”的目标。那么,在全国引起反响的基层医改“阜南样本”是如何进行的?它的改革模式能给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哪些启示?近日,记者前往阜南县进行了采访。

1、强化县级能力实现“大病县内治”

“强筋壮骨”,能治大病,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能力,吸引群众留在本地治病,是阜南县医改想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近年来,阜南县的县级医院通过建立区域医联体、“请进来、走出去”、“师带徒、徒跟师”等一系列措施,培养专科医师骨干、发展传统优势学科、补齐急需短缺学科,提高医院医疗诊断水平,解决群众在本地看大病难、看大病贵问题。

6月28日,记者在阜南县医院普外科遇到阜南县田集镇陈寨村的刘敏(化名)时,她正在做恢复治疗。1个月前,刘敏感觉肚子疼痛,医院诊断为直肠癌。“母亲今年76岁了,年龄较大,手术有一定的难度。本来我们打算去合肥治疗的,后来,听说咱们县级医院也有这项技术,成功率也比较高,就放心地决定在家乡治疗了。”刘敏的女儿告诉记者,如今,母亲身体恢复得不错,得感谢咱们“家门口”的医生。

刘敏选择在家乡治疗的例子,只是阜南县级医院提高诊疗能力、实现强筋壮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目前,阜南县医院已经与北京301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天津环湖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建立医联体。阜南县中医院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了医联体关系。阜南县三院与武汉亚心医院、北京地坛医院、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建立了医联体。这些医联体的建立,将上级医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输血”到体、“造血”到髓,使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知名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除了建立医联体,阜南县级医院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合作医院教授作为重点学科的专家,培训、指导科室业务发展,选拔医院青年骨干赴合作单位进修学习,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如县医院实施“人才建设百人计划”,派出主治医师层次以上骨干医师培训200余人次;县中医院去年选送临床、医技、护理等50余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县三院在今年初派出18名医师赴安医附院、省立医院、蚌医附院等医院进修。

2、提升基层水平实现“小病就近看”

“5个氧气筒,一年用不完”,“手术室变成了员工宿舍”,这样的状态曾是阜南县许多乡镇卫生院面临的尴尬。

组建医共体后,县级医院帮助卫生院改善基础设施,开展科室共建、帮扶坐诊、手术示教、带教查房、免费进修等活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

作为安徽省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试点县之一,2015年,阜南县首批试点按照“3+2+1”模式组建3个医共体:县医院和3个中心卫生院组建第一医共体,县中医院和2个中心卫生院组建第二医共体,县三院和1个中心卫生院组建第三医共体。目前,医共体的大家庭拓展到“14+9+5”,县医院牵头14个中心卫生院,县中医院牵头9个中心卫生院,县三院牵头5个中心卫生院。阜南县内的中心卫生院全部纳入到医共体组织。

28岁的张金慷是阜南县柴集镇后湖村人,平时在浙江萧山打工。受痔疮折(十来年,6月24日,张金慷专门回到家乡,来到柴集镇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我打听过了,在外省外地治疗,医药费需要5000元以上。在俺们家乡卫生院,同样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按照同病同价的政策,我们只需自付100元。按照医共体的减免政策,如今连这100元都省了。”张金慷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他就能下地走路了,“在家乡看病,即方便又省钱。出院后,我准备回家陪陪孩子和老人。”

阜南县柴集镇卫生院副院长谢少轩介绍,2015年,阜南县医院托管了柴集镇中心卫生院,双方做到机构、人事、财务、资产和业务管理统一。“以前,我们只能治一些头疼脑热等小病,如今科室健全、设备增多、医生诊疗水平提升,阑尾炎、疝气、大隐静脉曲张、痔疮这些曾经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不了的手术,如今都开展起来了。”谢少轩介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柴集镇卫生院逐渐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2015年,卫生院门诊量6.5万人,比实施医共体之前提高了20%,2016年,门诊量持续增高,达到7.78万人。2016年卫生院的年收入1200万,比2015年增长了50%。

“医共体不仅仅是上下医院的共同体,还应是医院医生的共同体,医生患者的共同体,各级医疗组织发生发挥应有的作用,医生与病人在治病救人上共情共目标,让医生回归看病的角色,让药品回归治病的作用,让医院回归公益的职责。”阜南县县委书记崔黎说。

3、增强村级能力实现“未病共同防”

医共体不仅仅是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联合,还包括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的联合,实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联动,总体分工是县级医院“看大病”、乡镇卫生院“治小病”、村卫生室“防未病”。

“让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最关键的是,让人们少生病。”阜南县卫计委主任庄文普介绍,医共体内,村级卫生室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做好居民的健康管理,让辖区居民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发挥“健康守门人”的工作职责。

6月28日,记者来到阜南县柴集镇贾茶棚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陶真峰正在为居民王雨清测血压。“血压稳定,还是要注意饮食,少盐少油,定期服药。”今年81岁的王雨清患有高血压,2015年,陶真峰与他签订了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包签约服务。

“交了100元,享受到的是200多元的医疗服务。”说着,王雨清拿出签约服务手册,上面有签约居民、签约医生、签约项目的详细信息。签约服务包括:每年可享受1次血脂、1次肝功能、1次肾功能、2次心电图、3次尿常规、3次指测血糖的检查。另外还有8次家庭巡诊及健康指导,制定健康计划等。

检测完血压后,陶真峰还为王雨清免费发放了针对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并叮嘱他服药的注意事项。“早在2015年,我们便着手探索为签约户免费发药。我们将高血压、糖尿病的村民列为重点目标管理人群,将村卫生室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采购基本治疗药物,免费发放给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村民,控制重大疾病的发生。”

“免费发药对‘防未病\’的作用很大。一方面,有的村民对自己的病情不重视,认为没有大碍,加之平时生活就省吃俭用,便更舍不得在医药治疗方面投入,‘小病拖、大病扛\’,不少村民因病致贫。另一方面,如今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许多村民是中老年人,他们年龄大了、容易健忘,用药方面也不规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这些慢性病,重大疾病发病率将大大提高。”陶真峰说,贾茶棚村高血压病人435人、糖尿病病人161人,全部实行了免费发药,2016年,新农合资金奖补4.47万元,村卫生室拿出了9000元用于发药。“以王雨清为例,2015年签约服务之前,王雨清一年要住两次院,经过我们体检、随访、发药,如今他的病情得到了稳定的控制。”

“人的生命最为重要,阜南县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医疗卫生工作持续科学发展,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以‘全民健康\’促‘全面小康\’。”阜南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云川说。

记者手记 在采访期间,无论是正在谋划设计中的阜南县医院新区、热火开工的县三院新区,还是即将启用的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新区;无论是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柴集卫生院,紧张装修施工的田集卫生院,抑或是面积虽小、五脏俱全的茶棚村卫生室,我们都深切感受到阜南县党委的重视和政府担当医改主责的决心。无偿划拨县级医院新区建设土地630亩,总投入18亿元,全面启动28个乡镇卫生院的升级改造,总投入10亿元,这些大手笔投资,既是阜南县委、县政府对医改工作的重视,也是破解贫困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实举措,更是对阜南170万居民生命健康的殷切期盼。

政府担当主责,人民利益至上。正如阜南县委书记崔黎所说,改革没有休止符,阜南县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居民健康为核心,扎实巩固医共体建设,不断完善“大病县内治、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三级诊疗模式,实现群众“看病不难、花钱不多”的目标,切实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阜南”而不懈努力。

新闻推荐

苗集镇多举措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

本报讯(通讯员张玉侠)随着天气转热,汛期、暑期的到来,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将进入多发期。为切实保护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阜南县苗集镇把防溺水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入户...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