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笔写铁马秋风 墨落山水禅意——— 东营市青年画家许晓华访谈录

黄河口晚刊 2010-05-05 00:22 大字
记者:看了您发在博客中的国画作品,思维也随着作品风格不停地跳跃,就您创作的人物画来说,既从《刘邓在大别山》、《西部圣火》等作品中读到了英气逼人,又从平常的人物画中读到了闲散逸致,似乎还能品出一股禅的味道。

许晓华:其实创作不同的题材,对我而言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其中包括一定的感情体验。比如战争题材,一段时间曾经是我非常喜欢画的一个题材,记得第一张战争题材的人物画是《刘邓在大别山》,一个原因是我本身对历史性的题材较感兴趣,二是当时看了一部电影《大转折》,可以说直接被电影中那种非常壮阔的战争场面所震撼了——— 姑且称之为“战争美”吧,也被开国领袖将帅们的智慧风采倾倒了。后来又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堆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书籍资料,那是我的第一张人物画创作,一边阅读一边感受,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元帅将军们成了我当时崇拜的偶像。二十几岁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整整一面墙上踩着桌子,雄心勃勃地起了一张五米长、三米半宽的草图,后来想想草图起得很茫然,画面如何处理、如何落墨,心中一点数都没有。折腾了几个月,最后精疲力尽地在废纸堆里拣出一张不足六尺大小的一部分,落款盖章后居然也入选省美展并拿了几个奖,我虽然把奖项看得不是太重,但在那时那也是实实在在的鼓励。一百斤面粉用大型设备做了一个不到两斤的蛋糕,蛋糕不大也算自己做出来了,关键是知道了怎么做蛋糕,想想也有不小的收获。

这个题材后来曾想画成一个系列,但迄今为止,只完成了《刘邓在大别山》、《人民的嘱托》、《西部圣火》三幅。我想以后还会把这个题材继续下去,但想法和表现肯定和原来不一样了。

记者:创作这类作品,肯定是很苦的,因为要在作品中展现伟人的精神风貌,而不单单只是形似,最难的在那个“神”上。

许晓华:没错,是这样的。所以主体人物总要反复推敲,主体人物有时要画几遍甚至十数遍。当然,造型准确那是起码的要求。正像你所说,对人物神态气质的把握非常关键,尤其是历史人物、领袖人物,所以那时读了很多关于那个时期的书籍。比如创作《西部圣火》,确实是被书中描述的英勇惨烈深深震撼了,也被徐向前杰出的军事才能、坚韧的性格和正直高尚的人格感动了,这种感觉几乎持续到作品完成后很长时间。

记者:那么,现代人物的创作呢?把握起来可能会稍稍容易一些吧?

许晓华:现代人物的创作也是要颇费一番心思的。

比如《女人如花》,当时的创作初衷是想把生活中最美的、最阳光的一面表现出来,把浮流繁杂的生活中最淡然、最静谧的一种感觉表现出来,生活在当代,吃着现代人的饭,穿着现代人的衣,感受着现代人的生活,便想在作品中表现出一些现代时尚气息,于是便画了自己从未画过的一种题材和感受。这幅作品的画法还是比较传统,画面形式没有过多的时尚元素和特殊手段,用了些原来没有用过的材料进行尝试,感觉效果和原来的有些不一样。《都市彷徨》完全是自己的心情之作,城市的纷乱萧条和人物的茫然彷徨,好像正是自己当时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心情的写照,画时似乎没有讲究什么形式技法,心到手随,几乎有点“不择手段”,不很好看但自己觉得挺过瘾、感觉挺真实。

记者:很喜欢您的几幅颇具禅味的画,比如那幅“何以参禅?佛曰:吃饭睡觉。”这类作品,与写实类的作品又大有不同,侧重的是精神层面的领悟和参透。

许晓华:其实小品画我觉得不好画,我也没画好,因为我读书还不够,但总是喜欢画。它的画幅虽小,但要求的文化底蕴很高,并且对画者的修养功夫都有较深的要求。我希望能通过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这种表现我觉得就像打喷嚏那么自然,不是硬挤出来的,因为它最能体现人的性情,我的画中体现的多是自己的一些小感受,有时候是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有时候是读书的一些体会。

记者:但偏偏是这类画作,却更能引起观者的强烈心灵共鸣。而且,观者能轻而易举地从画中品出很多富有禅意的思想,浮躁的心也能安静下来。

许晓华:是啊,感性的东西似乎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创作这类作品,需要先在画中把自己说服了再说。(笑)

记者:将自己的身心散散地平铺下来,更能得到许多穿越心灵的东西。

许晓华:是这样,但看似散淡的笔墨却是画者性情的综合体现。

作画虽是一时完成的,但平时的日课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画传统语言程式化的特点和本身所包含的审美因素对绘画语言的掌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作是生活积累和灵性感悟的结果,但灵感的闪现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其实也是一种积累的结果。

记者:这就要考验画者将汲取的营养综合运用的技法了。创作山水画的时候,生活积累和灵性感悟哪个更重要一些?

许晓华:画山水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的,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以山水画为主。山水画,好的意境肯定是第一位的,但这和我们自己的境界修养分不开,同时要有一定的笔墨语言去表达。画画是一个内外兼修的东西,就像说话,首先有话可说,然后能说到点子上,说得精彩。画画心中有雅气、画面自然有雅气,心中有古意、笔下自然出古意;有些东西修得来求不来。因为我还没做好,所以一直在努力。

记者:心怀不满足,才能走得更好。

许晓华:古人说“画品如人品”、“人品不高、落墨无方”……我觉得首先画画要让自己真诚一点。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真诚面对自己的创作状态,这是最起码的。

记者:画品与人品,总是相依相辅的。

许晓华:现代人面临的诱惑多,要让自己找到一个平衡点,我想这很重要。在当今经济和物欲的驱使下,“聪明”的人越来越多,投机进身的伎俩被一次次的复制和刷新,真诚和感动几乎成了奢侈品;其实画画的人应该是一群最能够触摸到生活真实的人、是一群最容易被感动的人,话说回来,如果搞一张作品连自己都感动不了,谈何去感动别人呢?所以我希望自己还会经常被感动,不要让自己的心在这个“与时俱进”的大潮中结上一层硬壳——— “远大理想”暂且不谈,我想现在我能努力去做的就是真诚面对我现在的生活,真诚面对我现在的创作状态;因为我觉得真诚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人的一种品质和智慧。

记者:如何能让自己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沉下来,静静地做一些有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东西,更是对每一位作画者的考验。但不管何时,真诚的人品肯定是真诚画作的最忠实体现。 (记者 李静)艺术简介:

许晓华,男,汉族。1969年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级美展,并多次获市美展一等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石油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高校书画研究会会员,东营黄河美术馆副馆长,东营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东营市青年美协副主席。 

新闻推荐

第二届东营规划与地产论坛召开《房地产研究报告》引起关注

本报讯“五一”前夕,第二届东营规划与地产论坛召开,会上所作的《2009年房地产研究报告》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东营房地产界的一件大事,众多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记者注意到,虽然与会代表们发表了不少...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