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树春深更着花《利津文化丛书》编辑部主任张吉山谈丛书出版情况

黄河口晚刊 2010-08-27 00:11 大字
文化丛书深受读者喜爱。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利津文化丛书》分为《东津神韵》、《东津群英》和《东津风采》三卷。 (李东乾 摄影)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8月18日,利津县举行了《利津文化丛书》首发仪式,标志着丛书的正式出版发行。日前,记者采访了利津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丛书编辑部主编张吉山,了解了丛书的编辑出版情况。

记者:《利津文化丛书》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请问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是什么?

张吉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作为软实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利津是文化大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灿若群星。利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供学习借鉴的精神,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弘扬优秀利津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开展利津文化挖掘整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合理规划,编辑出版《利津文化丛书》,为下一步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现实文化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这次文化挖掘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张吉山:利津自金代建县,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作为移民县,利津文化具有多元性。此次利津文化挖掘整理工作,旨在通过对利津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在研究、整理、抢救、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响利津文化品牌,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挖掘整理工作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利津文化进行全面抢救挖掘整理,对散落在民间的珍贵资料以及广大文化工作者多年呕心沥血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类、梳理、甄别、研究和考证,形成利津文化资料库,加以保护并传承下去;二是在此基础上,对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直接利用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包装、浓缩和升华,编辑成《利津文化丛书》,服务于社会。

记者:文化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资料浩繁,头绪繁杂。丛书的整理编纂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些工作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张吉山:集思广益、集中众智、全员发动,是这次文化挖掘工作的一大特点。为做好利津文化挖掘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文化挖掘工作委员会,抽调人员成立了利津文化挖掘办公室。我们先后走访相关人员200人次,并赴青州、淄川等地学习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借鉴外地挖掘历史文化、出版系列文化丛书的经验。紧密结合利津实际,经过反复修改完善,确定了工作思路和丛书篇目设计方案。

集中众智、全员发动,我们根据利津文化的特点划分为若干课题和专业题目,分别落实到小组和专人,负责挖掘整理和文字撰写工作。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利津老一辈文化工作者、研究者;一部分是利津籍在外地工作的知名文化人士;一部分是县作协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等专业协会会员。全县共安排承担不同题目的挖掘整理及撰写任务的就有60余人,参与文化挖掘整理工作的人员多达100余人。可以说,丛书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众人的心血。付出就有回报,我们搜集整理极具保存价值的文字资料 60多万字,征集整理的图片资料近3000幅,复原历史的绘画资料100多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记者:请向读者介绍一下《利津文化丛书》的主要内容。

张吉山:《利津文化丛书》共有三十多万字,分为《东津神韵》、《东津群英》和《东津风采》三卷。首卷《东津神韵》其实就是利津文化大观,分解为13个版块,是对利津文化形态的概括和总结;第二卷《东津群英》收录37个人物,分为昨日星辰(主要收录已故利津文化名人)、将星闪耀(主要收录利津籍将军)、艺坛名宿(主要收录仍然活跃在艺坛且极具影响的利津籍文艺界前辈)三个版块;第三卷《东津风采》,全面介绍了利津的风土人情,力求语言美、图片美、设计美、包装美,是三卷书中最有特点的一卷。

记者:这套丛书与传统的志书有哪些不同?

张吉山:编纂《利津文化丛书》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弘扬利津传统文化,同时,把文化中内涵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为现实服务。因此,丛书在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一是对史料不清、记载模糊的事件或人物,尽最大努力进行调查了解和考证,对历史上有争议的资料、人物或事件,进行了澄清,使资料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权威性,不给历史留下缺憾,不给子孙后代留下误导。二是对盐文化、移民文化、凤凰城文化、铁门关文化等具有鲜明利津文化特点的文化类型给予充分展示、继承和弘扬。三是对在过去一些历史资料和史书中没有记载或没有系统进行总结归纳的新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特别是工业文化、农业文化、生态文化、节会文化等,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四是对一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如凤凰古城、铁门关、东津渡、各种庙宇、古八景等,我们采取人工绘画、电脑三维立体彩图制作等方式进行复原和展现。五是在写作形式上,突破了原来志书类体裁的老套路、老风格、老写法,采取通俗易懂而又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力求图文并茂,做到耳目一新、不拘一格、新颖耐读。

记者:挖掘传统文化是为现实服务。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利津将怎样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呢?

张吉山:利津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东津渡文化和铁门关文化。文明诚信、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是其内在品质。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我们利津县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和谐诚信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涵,从中发掘可资利用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塑造科学与人文精神兼备的文化新理念,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助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打造文明诚信品质。把利津传统文化中铁门关文化与东津渡文化中蕴含的文明诚信品格发扬光大,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树立诚信文明、守信明理、勤奋工作的良好风尚;二是打造开放包容的胸怀。历史上,东津渡、铁门关,造就了利津几百年的商业繁荣,铸就了与人为善、互利共赢的宽阔胸怀和处世态度。我们要将这种包容精神进一步延伸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内在品质;三是打造与时俱进的精神。没有机遇,创造机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这是敢为人先的核心品质。这种品质贯穿于利津的历史进程中。要依托传统文化内涵,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快融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记者:作为丛书的主编,您有什么想对读者说的吗?

张吉山:希望读者喜欢,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广大读者的学习工作提供帮助。同时,真诚的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更好地促进文化挖掘整理工作。(记者 李静 通讯员 薛山 王宝国) 

新闻推荐

教师视点不速之客带来的启示

陈金华一堂语文课上,我正和学生专心致志地交流课文内容,一位不速之客闯了进来。它在窗户边站了许久,只是没有发出声音,但开小差的学生发现了它,“老师,鸟!小鸟!”,几名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我...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