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尽管高考已经结束,但关于高考的话题却依然热度不减。其实,古人对“高考”(科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那么,古代的科举考试,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呢?闲话古代

芜湖日报 2017-06-10 06:42 大字

很烧钱的赶考

首先是赶考费。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诉说了赶考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刘蜕所说的“半岁为往来程”,虽然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

古代考试还有一项开支,学生考试用的每套试卷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这些花费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考前洗澡防作弊

在古代,洗澡曾是防止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遂向皇帝建议“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并得到许可。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既防作弊又不“亏礼”,真可谓有礼有节。

对科举夹带作弊,历朝政府都严厉禁止。尤其是到了清代,科场作弊之风日益猖獗,为防范科场夹带作弊,清政府不仅对考生的衣着和携带器具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还就如何严格搜检颁布了一道道政令。

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都得接受彻底的搜身检查,连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查,甚至还要查看臀部。但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仍然时有发生。

考试时间分三天

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

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分为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乡、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科举几年一次

宋代为三年一次,明代起固定在子、卯、午、寅年举行,俗称“大比之年”。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试,由各省自行安排统一考点,一般都在各省贡院,考生一人一间号舍。监考十分严格,考生一直要等到9天7夜的三场考试考完才能出场。

年龄最大的举人

清代的黄章,广东顺德人,年近40才考中秀才,60岁补上廪生,83岁被选为贡生,100岁时参加乡试。从广东到北京应试,千里迢迢,一路由曾孙服侍照料。入考场时,黄章在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个字,曾孙在他前面引导。黄章以百岁高龄应乡试成了当时科场佳话,时康熙三十八年(1699)。

无独有偶,相谐成趣,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一广东人谢启祚百岁时参加会试,比起黄章算是进了一级了。此人乃五世同堂的人瑞,可他不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披挂上阵,征战乡试。实在令人哭笑不得。照例,这等年龄参加乡试,应由该省巡抚呈报礼部请皇帝恩赐举人,但谢启祚坚决推拒,他说:“科名有定数,我老手尚健,岂知我不能为老儒生们扬眉吐气?”

果然一举考中!这次和谢启祚同科举人之中有一12岁少年,少年得志者与大器晚成者成了同榜年谊,监考的巡抚看到此景,颇多感慨,在鹿鸣宴上以诗纪事,作诗“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次年,谢启祚入京会试,朝廷授给国子监司业衔。过了三年谢又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并晋升为鸿胪寺卿衔,得到御制诗额的荣宠。谢启祚活到快120岁死去。

扒一扒芜湖历史上的三个状元

在我国科举考试中,能获得独占鳌头的“状元郎”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可就是在这么艰难的“国考”中,咱芜湖可有三人先后考中状元。

北宋状元焦蹈:无为人。元丰八年(1085)入京殿试,高中状元。据传,殿试前南宫失火,遂由礼部更改了考试日期。在400多名进士参加的考试中名列第一。遂有“不因南宫火,安得状元焦”之语。中状元后第七天,未授官病卒。

南宋状元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迁居芜湖昇平桥畔。至今,芜湖市还保留着许多与他有关的地名、景点,如状元坊、归去来堂、留春园等。

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后又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回芜。同年夏病逝于芜湖。

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明代状元邢宽:无为人,字用夫(一作用大)。生年不详,卒于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京会考,据传说原本考得第一名是孙日恭,后被成祖钦点为第一。邢宽后来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署南京国子监事。邢宽参与了《宣庙实录》的编纂,他所著长篇游记《蕊珠洞记》被收入《无为县志》。

芜湖这三个状元不仅都是“学霸”,还都人品高尚,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与他们有关的传说。这也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决定命运的卷面字体

清代科举考试中,乡会试因为试卷须誉录,考官改卷时一般不注重书法。但到了殿试就极为重视,文字含糊不清还可以,要是触犯了忌讳,违背程式那就大大的不敬。

由于科举有了如此规定,考生们为了毕生荣辱,便不得不重视起书法来。于是,书法界中兴起了馆阁体,并独擅一时。光绪二十九年(1903),科举制度已成强弩之末,经袁世凯等人奏请,清廷已同意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但专尚书法之风依旧。当年状元山东王寿彭的馆阁体端正大方,不仅是其高中的原因之一,更是其得以参加会试的关键。光绪二十八年王寿彭在山东乡试时,主考官房师余际春看了王的卷子,毫无感觉,原拟不予推荐。但有人向余建言说,王虽文章平平,其馆阁体却是朝廷殿试最为欣赏,如果推荐,取中举人,阁下就可预收了一个翰林门生。于是,余际春把王寿彭的卷子荐上。果然,王寿彭连试连捷,最终高中状元。

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殿试,浙江人冯文蔚美女簪花诗远近闻名,自己都有孤独求败的感觉。哪知半路杀出两个程咬金,山东人曹鸿勋、山西人王赓荣。曹王二人卷字功夫坚切庄严,其馆阁体远在冯氏之上,结果,这科的状元为曹,榜眼为王,冯只能位居三甲末席——探花!

考生姓名的喜和忧

科举考试,还有其他一些无法预料和常人不知的因素,比如应试者的名字。

道光年间,安徽天长的戴长芬中了头名状元,他中状元纯属偶然。据说,那次殿试,原拟定的一甲第一名是江苏高邮的史求,最后呈皇上审批,道光皇帝一看史求不就是“死囚”么,很不吉利,遂勾去不取。后看到二甲第九名戴长芬时,心中大喜,立即提笔点为头名状元。因为大清朝天长第九(天长地久),戴戴(代代)兰芬,真是大吉大利。可是不久之后,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何来天长地久代兰芬!

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于辛丑年光绪三十(1901)万寿的恩科和壬寅年(1902)正科会试没有举行,准备在这一年合并举行,同年还开了乡试。因为次年是慈禧的七十大寿,主持三试的官员都十分留意吉庆之兆。朝廷经过筛选,派出头两批去云贵两广主持乡试的考官,李哲明、刘彭年、张星吉、吴庆坻、达寿、景永昶、钱能训、骆成骧,将此八人名字各取一字,联缀起来就成了“明年吉庆,寿景能成”,果然大吉大利。这八个考官真得感谢父辈当年给自己取名有先天之见。外放考官尚且如此,录取的进士当然更不得马虎。于是当年殿试,便取一个名字中有“寿”字的状元,以示预祝慈禧寿诞,王寿彭录为状元,固然有因其写得一手好的馆阁体之故,但更因其名字中的有个“寿”字。

王寿彭因名得福,但是因名得害的也不乏其人。某年,有个贡士叫王国钧。本来名字是取得不错的,国钧,国家之重任,大概用的就是白居易赐樊著作中的“卒使不仁者,不得重国钧”之意。当年殿试,王国钧本名列前茅,无奈慈禧念了他的姓名后,说:“好难听啊,这三个字跟‘亡国君\’相像,太不吉利了!”王国钧因此而只能蹉跎终身了。另有一人叫范鸣璚,咸丰二年(1852)殿试卷取在前十名,咸丰帝因其姓名读音近于“万民穷”,是不祥之兆,只授以内阁中书。

考取状元的平均年龄大约30岁

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中青年。据统计,唐朝状元平均29.4岁;宋朝状元平均29.6岁;元朝状元平均29.5岁;明朝状元平均32.3岁;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到92岁才寿终正寝。而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考取了状元。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高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关于丁显还有一段趣事。据说当年殿试前夕,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本报综合整理

新闻推荐

天长上半年五保供养资金足额发放

天长上半年五保供养资金足额发放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